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市场

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实现“三零三覆盖”

时间:2021-09-01 作者: 来源:

  近年来,亳州市认真贯彻国家、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强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统筹做好事项精简、流程重塑、服务优化、监管提效等各项工作,在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做到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基本实现申请材料“零纸质”、办理过程“零跑腿”、企业办事“零见面”和电子证照全覆盖、审批部门全覆盖、项目类型全覆盖的“三零三覆盖”目标,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流程最优、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审批服务。

  突出抓整合、压环节,强力推动审批事项标准化。坚持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治本之策,以简政放权为突破口,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抽调力量、集中办公,深入研究国家、省改革政策,出台配套制度32项,动态调整更新部门权责清单,规范审批“颗粒度”。一是实行清单管理。实施“豁免清单”“准入清单”“告知承诺清单”等7个清单管理制度,明确了准入、豁免事项,把工作重心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实现审批环节更少、时限更短、流程更优。二是精简审批事项。坚持“能简则简”“能合则合”,取消不合法、不合理、不必要的审批事项和前置条件,扩大下放或委托下级机关审批的事项范围,合并管理内容相近的审批事项,持续精简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审批、许可、备案等事项,审批事项由改革前的73项减至20项,申请材料由改革前的400余项减至33项。三是压缩审批环节。按照“四统一”要求,建成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经过流程再造,将工程建设项目细分为政府投资类房屋建筑类、社会投资类房屋建筑类等11个类别,将流程优化压缩为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4个审批阶段。同时,在施工许可阶段,创新开展“一阶段一证”试点改革,企业只需提交1套图纸、填写1张申请表单、联系住建1家部门,即可完成施工图审查、消防审查、人防审查、施工许可等多项审批,成功办理“一证”即施工许可证。待试点成熟后,将逐步向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竣工验收等阶段推开。

  突出并联审、协同管,强力推动审批时限可控化。坚持问题导向,对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涉及的各类审批事项,设立“最早可办点”提醒,实现了“统一收件、同时受理、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与改革前相比,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308个工作日减至7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由245个工作日减至55个工作日,其中简易低风险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4个审批阶段最快可分别实现3.18个、8.07个、6.38个、9.38个工作日完成。一是开展联合审批。针对“到处跑、多头找”问题,在4个审批阶段实行一个责任部门牵头、项目业主统一上传资料、责任部门分头并联审批。如,在工程建设许可阶段,由自然规划部门牵头,将设计方案审定通过线上并联方式征求部门意见,进行限时反馈、超时默认,方案审定后直接发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施工许可阶段,设置施工图联合审查系统,将消防、人防、技防等技术审查合并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实行审查机构同步开展、联合审图,有效减少了审查时间,避免了企业来回跑腿。二是开展联合测绘。针对“分头测绘、标准不统一”问题,建立“多测合一”系统,将涉及的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规划测量等工程测量和地籍测绘、房产测绘等不动产测绘业务,统一选择具备相应等级测绘资质的中介服务机构承担,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减少了多头对接,节约了测绘成本和时间支出。三是开展联合验收。针对“工作不同步、验收不统一”问题,出台《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实施细则》,将规划核实、消防、人防等验收纳入“联合验收”,实行“统一申报、限时办理、一次性验收、缺席默认”,打破了原来一个验收完成才能开展下一个验收事项的模式,大幅提升了验收工作效率。此外,系统创新推行“超时默认”,建立提醒督促机制,当承诺办理剩余时间少于1个工作日时,系统自动发送短信,提醒督促审批部门及时办理。超时未办的默认为符合申办条件,由此产生的后果由审批部门承担,倒逼办理提速。

  突出网上办、代理办,强力推动审批服务便民化。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思维,把网上平台、实体大厅、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连通起来,实现线上线下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一是推动“数据共享”。目前,该市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实现与住建部“四库一平台”顺利对接,与安徽省政务服务网、省投资在线审批监管等平台数据共享,与该市商品房预售系统、不动产初始登记管理系统、农民工实名制管理系统、档案验收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在更大范围实时共享数据、自动归集档案,切实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如,通过“多测合一”、数据信息与不动产登记系统互联互通,实现规划核实、土地复核与不动产首次登记同步测绘、同步审核、数据实时共享,为项目业主提供了“验收即拿证”服务。与“皖事通”APP实现统一身份认证,企业可通过手机移动端查看申报事项办理进度和结果,实现办理进度随时查询、办理结果随时下载、批复文书随时打印。二是推动“电子证照”。系统采集全市三县三区行政主管部门电子签章印模158个,通过使用电子印章签批,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所有审批结果均以电子证照形式出具,项目业主提交下一阶段申请材料可实时共享复用电子证照,实现“零纸质、不见面、快审批”。三是推动“全程代办”。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和代办专窗,整合入驻发改、自然资源规划、住建、人防等16个审批部门和公用服务企业,组建专职代办队伍,实行“一对一”对接和“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从立项到竣工验收阶段所有审批业务的代办服务。截至目前,11378家企业提供代办服务9988次。同时,创新提供费用减免服务,取消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报装费、开口费、开户费、接入费等相关费用,政府投资类及工业类项目的施工图审查费用由财政承担。

  突出全过程、严奖惩,强力推动审批监管规范化。坚持权责对等、权责一致原则,进一步厘清审批和监管权责边界,强化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从“重审批、轻监管”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一是建立监管服务系统。围绕全协同、全通、全链、全方位、全智能、全域“六全”目标,创新搭建工程建设项目“1236”监管服务体系,即搭建市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智慧监管服务平台这个一体化集成平台,形成业务监管制度、技术标准等两个标准规范,建立协同监管、工程图库、监管大数据等三个中心,建设完善项目、企业、人员、信用、设备、图档等六个数据库,构建了工程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综合监管服务体系。二是推行审批服务评价。市场主体申请事项办结后,可通过审批系统对主管部门审批服务进行“好差评”评价,对代办人员代办服务质量进行评价。2020年,审批系统共收到市场主体评价451次,五星好评率达99.99%。三是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制定出台《亳州市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办法》,及时采集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基本信用信息、良好信用信息和不良信用信息,通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网站和安徽省信用管理平台录入公布。截至目前,已累计对1182家企业进行信用评价,发布良好信息222条、不良信息53条。四是强化评价结果运用。推行“信易批”管理,对诚信典型或连续3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审批便利服务,提高信用标分值占投标得分比重至15%。对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列为重点监管对象,采取“三年内不受理企业资质升级、增项,1年内取消其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工程建设活动资格”等限制措施,切实营造公平竞争、依法依规建设的良好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