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请大家将分好的垃圾拿到车边分类收运,谢谢您的配合!”连日来,每天的清晨和傍晚,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居民总能定时听到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运广播,在穿行于城市小巷的接驳车上响起来。
“接驳车和街道发放的4000多个入户垃圾桶一样,都带有‘芯片’。现在大家每天都能准时将分类垃圾桶提出来,等着接驳车来收运。”据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元介绍,该街道推行的上门回收管理、回收车辆智能称重、管理员APP上报复检结果的“芯探索”等创新技术,既方便了群众又实现了科技赋能,让收运更顺畅。目前,东城街道已形成上门收运管理智能化体系和精细化连片管理机制。
这是新罗区推动各镇(街)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新罗名片”的特色做法之一。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新罗区贯彻落实龙岩市委建设宜居宜业有温度的“首善之区”要求,因地制宜突出镇(街)特色,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蕴。在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龙岩市中心城区71%以上居民户的基础上,紧盯全省示范片区创建标准,全域打造“示范三区”(示范片区、示范社区和示范小区),工作多点开花。其中,南城街道成功创建2020年省级优秀示范片区,东城街道的争创工作正在全力冲刺,其余的10个镇(街)的28个“示范社区”和“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中。
提高政治站位 谋篇布局既快又准
新罗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列入2021年市“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在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牵头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实施覆盖提升、管理提档、设施提标、源头提质、执法提效“五大工程”18项任务为着力点,以明确“垃圾分类四级推进责任制”“四级书记负责制”和“五进”工作机制中28个区直部门、12个镇(街)、80个社区(村)的权责清单为保障,结合群众需求,突出工作重点。
坚持守正创新 示范引领有力有序
在实际工作中,新罗区按照“片区分类有亮点”的思路,细化“一镇(街)一方案”和“一点一策”,推进“前端精准化、设施环保化、管理智能化”落地落细,使一批前端投放设施环保化、过程管理智能化产品在一线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提升。东城街道是老城区,巷道多而窄,小区小而散。因此,该街道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芯探索”、创新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实现流动回收和源头分类的同时,狠抓“撤桶并点”,集中推进投放设施环保化建设。今年以来,共完成32个集中投放屋(亭)的“次氯酸除臭剂配高压微雾”项目建设改造,实现屋(亭)环保除臭设施全覆盖,有效解决了以往生活垃圾投放期间设施环境卫生问题,大大提升了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南城街道是新罗区实施征迁、棚改的集中地区和进城群众的主要流入地。为从源头上遏制分类执行不到位、居民参与率低、文明习惯引导性差、管控缺乏依据等现象,该街道引进“e环境”管理平台,落实垃圾分类先进家庭积分兑换和评选奖励政策,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实现“由村民向居民的转变”。铁山镇是该区的城乡接合部,小区居民的投放准确率直接影响了周边群众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习惯。该镇在辖区内最大的居住小区铁山佳苑设置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柜,发放专用分类垃圾袋,通过“一袋一码”,实现垃圾“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数据可确认”,方便督导员更精准入户宣传,督促小区居民养成良好习惯。
“开展垃圾分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民心’,初心就是为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新罗区城市管理局局长高飞说,该区着力推动垃圾分类走深落实,坚持在投放中注重过程管理,在考评上强化结果导向,严格执行生活垃圾分类监督考核机制,主动引进第三方评估公司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专业过程管理公司开展全流程动态督导。同时,将考评对象、考评内容、现场照片等数据信息转化成扁平化、可视化的数据流,由镇(街)组织社区(村)通过动态评价落实奖惩措施。目前,全区80个社区(村)、533个小区和147个公共机构已实现源头引导、点位管理和及时转运的有效监管,垃圾分类成效不断提升。
新罗区委张锋书记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在3年内完成由政府为主向由社区、小区为责任主体承担分类管理主要工作的过渡,持续打造新罗垃圾分类新样板,变‘政府一把抓’为‘政府主导,人人参与大家抓’,加快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上水平、走前列。”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1.10.18 温连光 林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