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舆情

看一片“蓝海”,黄沙中掀起浪潮——清洁能源为高质量发展添动力⑤

时间:2021-11-26 作者: 来源:

海南州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洪玉杰 摄)

  富光、丰水、风好,有可用于新能源开发的未利用荒漠土地面积,是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势之地。

  出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往西,一大片风蚀丘陵状的地貌映入眼帘,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塔拉滩。干旱,荒凉,是这里的代名词。

  曾经,漫漫黄沙,阻隔了阳光和希望。

  如今,悠悠绿草,带来了低碳与小康。

  当光伏与黄沙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1月4日,记者走进海南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区,探寻这片“蓝海”,如何在黄沙中掀起浪潮。

  民间谚语说,“上了塔拉滩,儿子认不得大大(父亲之意)”形容往昔塔拉滩缺水的严重程度,因为自带的饮用水有限,涉及生存问题,父子之间互不相认。

  而如今,开阔的戈壁滩上摆开一望无际的光伏产业阵容,一条全长24公里的光伏大道由东向西贯穿其中,比肩接踵汇成蓝色海洋,站在园区的瞭望塔放眼望去,光伏板浩瀚万顷,如湛蓝的湖水波光粼粼,地面牧草郁郁葱葱,生态优美,令人震撼。

  “原来这里土地沙化严重,自从发展起光伏产业,风沙不仅小了很多,生态环境也一天比一天好了。”57岁的马生兴家住距离塔拉滩生态光伏发电园区十多公里处的共和县铁盖乡哈汗土亥村,和其他多数村民一样,平时他基本靠放牧维持生计。

  这样的变化来源于国家生态建设项目和国土绿化三年行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把海南共和光伏园区建成一片绿洲”的指示精神和在建设中保护、在保护中建设的发展理念。

  海南州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加快推进园区道路、水利配套工程建设,投资3437万元建成园区防风林带134公里416公顷,栽植各类苗木104万株。通过基础设施和生态林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园区生产生活环境,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呈现出“双下降”趋势,大大减缓了土地沙化、草场退化的速度,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据园区内监测站数据显示,相比建设前,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盖度恢复到80%,昔日的荒漠沙丘变成了今天的草原和绿洲。

  原本在当地牧民群众眼中的劣势,在清洁能源发展中,变为不可多得的优势,而这优势在实践中不断被事实加以科学证明。

  “干旱少雨、风蚀严重、超载放牧、蒸发量大是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光伏板建成后,强风刮过时有了遮挡物,风速和晴天天气下的蒸发量平均降低了50%,土地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强,便于植被的恢复。光伏板立起后,甚至一些不长草的地方慢慢长起来草,最高的能达到1米。”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海南新能源发电部副总经理李炬介绍说。

  风沙止住了,草长起来了,荒漠化、半荒漠化的土地慢慢有了绿意本是件好事,但又给发展光伏的企业增添了新的烦恼。草杂乱无章的生长遮挡住了光伏板,降低了光伏板发电的转化率,并且修剪杂草也要花费更多精力。

  为此,“光伏羊”开始“上岗”了,羊儿帮助园区的工人们除去杂草的同时也喂养了自己。此后,哈汗土亥村10余户贫困户成立合作社,1000多头羊,统一由5名牧民在园区内专职管理,到年底再进行分红。

  为了让羊儿能够畅通无阻,光伏企业统一开展了光伏支架型式的研究,将光伏组件的离地间隙由原来的0.5米抬升到1.2米,拓宽了牧道,无形中为羊群筑起了“绿色通道”,羊与光伏板的“邻里关系”也被形象地称为“牧光互补”。

  最贫瘠恶劣的地方,往往开出最惊艳的花,这也是沙漠光伏带给世人的美好愿景。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工建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光伏挺进塔拉滩沙漠,不仅可以解决荒漠化土地治理的难题,也将缓解清洁能源建设用地瓶颈制约,终将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洪玉杰 栾雨嘉)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