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市场

肥西县老旧小区改造展新貌居民拍手绽笑颜

时间:2022-01-06 作者: 来源:

  肥西县老旧小区改造是惠及千家万户的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它牵涉到老旧小区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基层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2020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肥西县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高质量发展城市要求,着力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居住环境改造问题,全面推进湖湾圩片区41个、卞小河流域19个,共计60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工程,涉及居民约6万户,建筑面积约1200万平方米。肥西县老旧小区改造结合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经过全面摸排,逐步改造,目前已有55个小区完成工程。经过改造后的老旧小区,道路通畅整洁、楼体墙面干净、基础设施完善,在大大提升辖区居民居住生活质量的同时,真正让文明意识、整洁习惯深入深入民心,焕然一新的人居环境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改造带来的实惠。

  老旧小区多是指建造时间比较长,市政配套设施老化,公共服务缺项等问题比较突出的居住小区,很多需要改造的房屋已经超过20年,由于原来的设计标准以及维护、养护等方面原因,造成了一些问题:配套设施老化、绿化破坏,汛期积水、出行不便……为积极推进改造工作,县住建局多次召开县、镇、社区多方联动议事座谈会,邀请小区业委会代表和建设设计单位代表、党员代表相聚在一起,对改造中涉及的一些问题畅所欲言,精心筹划,探讨合理解决居民群众所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力争在整体改造、综合提升标准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凝心聚力,顺应群众期盼和需求,真正把各项改造工作抓紧、抓实、努力开创老旧住宅小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走进龙飞明珠花园A区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整的路面、整洁的绿化、井然有序的停车位……很难相信,改造前这里还存在着路面破损、停车不便、配套设施老化的问题。如今崭新的环境,不但令人眼前一亮,更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

  针对龙飞明珠花园、金桂苑这两个小区,改造主要体现在硬件设施提升上,主要包括雨污水改造、道路提升、景观提升,这一次性增加了200多个车位,大大地缓解停车难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环境改造措施,使小区环境大大改善,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龙飞明珠花园的居民对新环境赞不绝口:现在路好多了,走路又方便,雨一停就干了,雨水就排掉了,现在非常宽敞。

  龙飞明珠花园A区和金桂苑小区的改造只是肥西县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缩影。2020年,肥西县全力推动湖湾圩片区、卞小河流域共计6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目前已有55个小区完成工程。

  金桂苑小区改造改造重点针对小区内部管网实施彻底的雨污分流,并增加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修复道路破损,设置合理休闲区,完善提升照明、监控工程等设施,提升小区使用功能,通过改善居住环境,让居民的舒适度、安全感、满意度大大提高。

  为了确保改造顺利进行,首先对待改造小区的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了全面勘查摸排小区,多部门联合会商科学编制,将改造与智慧平安小区推进建设相结合,达成“一区一策”的差异化改造,使改造后的小区更符合居民生活需求。

  此外,在改造过程中,设立了民生工程公示牌,充分征求居民意见,此外还成立了由社居委、物业及业主代表三方组成的群众监督小组,对改造过程实施强监督,确保各环节的规范。对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县住建局开展了严格的审批和招投标程序,优选信誉佳、经验多、实力强的单位,确保工程质量。

  肥西县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改造方式,摒弃了传统的统一规划,选择针对不同小区情况“对症下药”,让有限的资金,尽可能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大大提升了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居民的满意度。截至目前,已有55个小区已完成改造,下剩湖湾圩片区5个小区因引江济淮工程影响,暂未进场施工。

  下一步县住建局将与环保、规划、供水、供电等部门协同配合,全面提速下剩5个小区的改造进度。除了完成小区的改造工程,还将按照“改造一个、移交一个、管好一个”的原则,引入优质物业进行管理,从而更好为广大居民服务,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凝心聚力、夯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