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人才始终都是第一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我省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人才工作求真务实、守正创新,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紧密结合实际,准确把握省情实际,进一步深化对我省人才工作的认识,是新时代新起点奋力推动我省人才工作向前发展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必须切实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分析优势潜力和短板不足,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发展。对表对标党中央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我省仍有差距。横向比,我们已经奋起,正在直追;纵向比,弱鸟还不强,飞得还不快。细细分析,其中既有客观制约,也有主观因素。因此,要在不断深化我省人才工作的认识中推动人才工作实现新跨越。
从客观制约看,先天有劣。人口总量少,人口的基数和人才总量不成正比。制约条件多,发展起步晚,青海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人才流动的不平衡不充分。青海能给的待遇不高,对人才吸引力也就不强。比较优势弱,硬件和软件都不强。从主观因素看,后天有不足。在观念上对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关系把握还不够好。在机制上,市场化配置人才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责任上,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合力有待加强。在使用上,还没完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岗相适。我们要在实事求是的综合分析中清醒认识和把握客观制约和主观因素。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坚持辩证思维,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们在正视劣势、不足的同时,也应看到优势和潜力。青海在全国的地位不断提升,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两次亲临青海视察,为新青海建设指路领航、擘画蓝图。青海最大的机遇是政策,党中央不断加强对青海的支持力度,把“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纳入“十四五”规划。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带给青海许多机遇,特别是第一个国家公园的设立,建设“四地”行动方案的落地,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自身的造血功能在提升,伴随着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的发展壮大和西宁大学及各类高职院校的陆续开工建设,青海培养人才的造血功能将会得到极大提升。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我们要在进一步深化对我省人才工作的认识中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省委对人才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会议精神转化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动力,转化为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转化为加快建设人才强省的生动实践,不断开创新时代青海人才工作新局面。(青海日报评论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