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市场

上海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应急生活区用房建设侧记 ( 2022-05-01 )

时间:2022-05-07 作者: 来源:

  3月下旬,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快速蔓延。为应对疫情变化,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立即将上海世博展览馆改建为方舱医院,用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的集中隔离治疗,东浩兰生集团作为建设方负责院区推进。与此同时,专门用于服务人员住宿的应急生活区用房建设也提上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重大办)临危受命,负责协调推进,迈出了牵头全市市级方舱和临时隔离场所建设的第一步。

  起步:刻不容缓、闻令而动

  “我们要干什么”

  为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全市市级方舱和临时隔离场所建设,接到相关任务后,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副书记、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姚凯立即召集有关部门进行研究谋划,做好工作部署。3月23日晚,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委员、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副主任朱剑豪紧急赶赴施工一线,次日赵平、徐舒两位同志接到工作指令,驻扎现场成立工作小组。“世博方舱已经启动建设,召集我们中途加入,具体干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大家当时是有些迷茫的,首批市级方舱医院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到现场后进一步明确任务,市里要求我们负责推进方舱医院应急生活区用房的建设工作。”徐舒回忆说。

  疫情严峻,集结号一旦吹响,项目不能等!病患不能等!上海不能等!迷茫迅速转变为遏制疫情扩散的压力,而压力的背后是守护这座城市的责任。24日当晚,朱剑豪副主任带领工作小组,召集业主和设计、施工单位等商议应急生活区用房建设;25号凌晨设计方案一经定稿,当天下午施工就已全面铺开。“这是我第一次深度介入到具体施工过程当中。”赵平印象很深刻,“这个项目对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让我们明白了在市级方舱医院建设中我们委要干什么,那就是把好计划进度关。”应急生活区用房以集装箱为主体框架,现场工作小组每天协调落实到货和装配的数量,最后甚至将集装箱进场和施工时间精确到以小时计。为了追赶方舱医院床位的建设进度,工作小组提出“组团式”交付方法,即以功能基本完善、区域相对集中为独立单位,做完一部分交付一部分,实现分批交付。终于,于3月29号提前两天完成230间集装箱全部组装并通水通电,赶上了世博方舱的交付时间。

  探索:摸爬滚打、建立机制

  “我们要这样干”

  作为首批建设、较早投用的市级方舱医院之一,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是世博方舱建设的最大特色。朱剑豪副主任一开始就明确告诉两位机关同志,要注重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为后面的方舱医院建设摸索一条路出来。其实,将大型展馆改造成方舱医院,除了物理空间是现成的外,其余内部功能都需要“重构”。比如,展馆通风系统需要改造,确保既能接收新鲜的空气,又必须对内部被污染的气体在排放前进行过滤、净化;再比如,方舱医院需要承载7000多名患者和近千名医护人员及服务人员的生活,而受到污染的用水等不能有半点“外泄”,空间的密封、管线的铺设、污水的处理等等,还有施工现场疫情防控,诸多环节把控难度之大,不一而足。赵平说:“方舱医院建设困难的根源是时间紧迫,关键是抓好计划和进度管理,本质上是要向管理抢时间。我们必须抓好统筹协调工作。”结合多年市级重大工程建设经验,现场工作小组立即抓住了工作的切入点。

  首批市级方舱医院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完备的标准规范,过程中需要从设计、施工、运营等多种角度科学考虑,需要设计方与建设方、施工方甚至运营团队等各家单位频繁交流、沟通……“大家目标是一致的。但面对新的情况和困难,考虑角度不同、采取做法不同,难免出现争执。”这个时候谁来组织协调?赵平回忆到,“时间不等人。我们委来扮演这个协调中枢的角色是合适的。”现场工作小组率先推动形成了晨会制度:每天早上召开会议,参建方汇报交流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建设过程的遇到临时性、突发性问题和一方难以解决的问题。施工方建议采取集中卫浴方式,把卫生间、淋浴房、茶水间、洗漱间适当组合、一体设计,可以集中安装外部管道,有效节省人工耗材,大幅提高施工交付速度。但在紧张的施工进程中临时修改设计方案,设计方承受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为妥善推动设计施工方案优化,现场工作小组积极在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沟通磨合,在一上一下或者几上几下的过程中确保工程建设在功能、安全、时间等三个方面都能够符合要求。边设计、边施工、边协调,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蕴含现场工作组的智慧和汗水。“所以我们每天的晨会特别重要,有助于统一思想、团结力量,鼓励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最开始参与晨会组织工作的徐舒表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现场协调中枢在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以后在每个项目都会率先成立现场指挥部。”

  转战:重整行装、勇毅前行

  “胜利是唯一的尽头”

  这是一场必须取得胜利的战斗。世博方舱建设过程中,由于意外被封控在住宅小区,徐舒不能赶到项目现场,她就采取了另外一种战斗方式:做好后台保障工作。随着疫情防控力度的加大,人员、车辆和物资通行不畅的难题逐渐显现,大量的解封工作需要第一时间开展。比如,需要每天与市、区防控办沟通,逐个对接每一个项目,保证“白名单”上的人员解封到位。再比如,因为没有临时通行牌照或证明,需要与保安或交警逐一核实情况,出具公文加盖公章,保障工程车辆通行需求。“我和其他同志相当于是一个纽带,全天候、点对点把各个方面连接起来”。为了更好完成工作,徐舒说服家人“假私济公”,赶在物流正常的时候购买了一台打印机,方便证照办理。爱人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工作,带着小孩去了外地父母家。“我心中很愧疚。但和疫情防控中的其他同志一样,每个人的背后都有家人的支持、都是协同作战。”

  “我们没有歇一歇、停停脚的想法,只是希望与时间赛跑,更快地把方舱建设经验带到下一个项目中去。”作为第一批建设管理人员,赵平持续战斗在抗疫工作的第一线。“我们是党员,在这个时候再苦再累也要扛住、顶住。”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建交系统党员干部迎难而上,用多个“白+黑”的不眠不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工程建设通行证体系建立起来了,后续过程中保障了数万车次的物资运输通畅;卫浴一体化和快速隔断系统大量应用起来了;《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设施设计技术导则》编制出来了,第一时间线上培训宣讲,为后续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世博展览馆在建成交付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正在不断被推广复制,为后续方舱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每次都非常希望我参与建设的方舱会是上海最后一个市级方舱。我相信这一天会很快到来。”赵平认真说道。

  12年前,世博展览馆(原上海世博会主题馆)蓄势待发,准备迎接上海世博会。而今年春天,她又紧急化身为方舱医院,在上海疫情防控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项目概况

  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于3月23日启动建设,3月29日全部交付使用,共提供方舱床位7204张。建设方和运营方东浩兰生集团,医疗团队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和福建援沪医疗队。其中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组织推进应急生活区用房建设,设计方为华建集团,施工方为隧道股份。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