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市场

“悠游苏州河 游船码头周边配套”主题征集活动反馈报告出炉 ( 2022-11-17 )

时间:2022-12-14 作者:佚名 来源: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为进一步提升滨江公共空间服务能级,结合旅游功能的不断完善,形成兼顾游憩与生活功能的服务设施体系,9月18日至10月15日,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通过市人民建议征集、上海发布等渠道,联合开展“悠游苏州河 游船码头周边配套”主题征集活动,向全市公开征集苏州河旅游码头周边滨水公共空间配套设施升级完善的意见建议。同时,还开展了线下座谈活动,邀请市民代表共游苏河、畅谈建议。

  活动基本情况

  征集期间,通过市征集办官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信箱、上海发布、线下座谈会等官方渠道,共收到302条建议。主要涉及:

  01、码头周边设施完善方面,如增加旅游码头沿线标识、增设区域特色主题指引、码头增配安全性装置等;

  02、沿岸服务提升方面,如完善周边餐饮、停车等便民设施、加强残障人士配套设施建设等;

  03、文娱休闲资源联动方面,如加强水陆联动多元体验的全域滨水空间建设、完善沿岸植被绿化布置、沿岸特定区域开放垂钓点等。

  建议内容及回应

  针对市民提出的建议,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一江一河”办)开展了专题调研,后续将结合“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及“一江一河”民心工程推进,在今后的规划建设工作中充分吸纳,持续推进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的贯通、提升、开放,因地制宜、精益求精打造各具特色的滨水地标,将苏州河沿岸建成为城市文化、生活、生态功能集聚,公共活动丰富的示范区域。主要围绕以下方面进行完善提升:

  1、聚焦滨水空间综合品质提升,完善配套设施体系,塑造温暖动人的城市表情

  近年来,市“一江一河”办充分发挥市级平台统筹协调作用,形成市区合力,基本完成了苏州河中心城段的全要素整治工作,实现了陆域、水域综合环境的品质提升。下一步,我们将做好更大范围部门统筹,更高标准的建设统筹,更加人性的管理统筹,结合打造儿童友好空间示范区、无障碍示范区、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公园城市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各项要求,全面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内配套服务和景观品质。近期,将加快推进桥下空间改造、标识系统完善、夜景灯光提升、防汛墙美化、旅游码头建设等专项工作,注重在细节上、细微处能够下功夫,让城市增添更多的暖意、惬意、诗意。加快推进苏州河沿线公厕、驿站等配套设施布局,建成设施完善、功能合理、特色彰显的配套设施体系。

  2、细化管理举措,规范公共秩序,守护美好水岸

  在市人大的大力推动下,《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在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为打造世界级的滨水公共空间夯实了制度保障,构建了守护滨水公共空间美好的系统长效保障机制。市、区两级部门将围绕《条例》落实,进一步加强滨水公共空间管理和执法工作力度,继续推动形成各项工作举措。重点聚焦禁止性、限制性行为规范,细化明确遛狗、垂钓、放风筝、跳广场舞等活动区域,推动对《条例》宣传,引导良好社会氛围。

  3、加快历史建筑及工业遗存改造利用,打造城市人文新景观轴

  重点推进静安区四行光二及光三仓库,普陀区梦清园啤酒厂,长宁华东政法大学、一纺机地区等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逐步置换和开放沿河建筑底层空间,植入和培育更接地气、吸引人气的商业业态,提升滨水空间活力,打造上海“夜经济”的重要承载地,重点包括虹口区北苏州路沿线,黄浦区南苏州路外滩源、九子公园,普陀区梦清园、M50园区等区域。

  4、统筹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完善旅游开发机制,营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生活“打卡地”

  “一江一河”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禀赋和历史积淀,是上海最具品牌号召力的活动空间。市、区两级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推动苏州河文旅功能整体提升,抓紧编制旅游码头、体育资源等专项规划,系统科学推进陆域配套设施完善,整合两岸文旅资源。充分结合公众需求,形成市、区、企业多方合力,打造更多贴近市民需求的旅游和休憩目的地和品牌线路。重点推进黄浦、虹口“河口经典风貌”旅游活力集聚区,静安“工业遗产”旅游活力集聚区,普陀天安阳光-梦清园-M50园区创意文化旅游区,普陀长风公园亲子游憩区等文化旅游线路建设。

  感谢广大市民对本次活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以此主题活动为契机,将群众“金点子”、好建议转化为惠民好政策,进一步提升滨水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品质,形成兼顾游憩与生活功能的服务设施体系。


原文链接:https://zjw.sh.gov.cn/gzdt/20221117/3809e0512af442f5b462514592d7c3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