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话题

小城镇人居环境整治 聚焦“一强五美” 打造美丽家园

时间:2023-01-2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小城镇在南方普遍被称为圩镇。广东省云浮市高度重视圩镇连接城市、服务乡村的作用,从2020年6月起在全域开展“美丽圩镇”建设行动,全面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将全市63个镇(街)的圩镇打造成为“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一镇一风情”的“美丽圩镇”。

  云浮市在推动美丽圩镇建设中,坚持和加强党在基层的全面领导,既对标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又紧扣广东省小城镇(圩镇)品质提升工作部署,建设“一强五美”(即党建强、产业美、生态美、乡风美、治理美、生活美)的美丽圩镇。

  聚焦“党建强”,把圩镇打造成引领发展、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各镇(街)规范设置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设置红色教育展厅、红色书吧、“四点半”课堂等功能场室,整合周边居家养老服务站、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党建文化公园等资源,建成“15分钟党群服务圈”,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密切党群关系的“连心桥”。目前,已有53个镇(街)按要求设置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3个镇(街)的社区康园中心、星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聚焦“产业美”,把圩镇打造成特色产业发展的高质量载体。按照一个圩镇形成一个鲜明的主导产业的思路,构建“一镇一产业”的镇域产业体系。全市累计获批2个国家级、17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其建设范围覆盖62个镇(街);获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3个、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5个,数量均居广东省前列;建成省级3A级以上农业公园3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点)33个。

  聚焦“生态美”,把圩镇打造成展示岭南特色小镇风貌的高颜值窗口。针对影响圩镇面貌的“脏、乱、差、臭”问题,开展垃圾、污水和公厕专项治理,打造规范干净整洁有序的圩镇环境。提升圩镇人居环境建设,抓好圩镇范围的碧道以及由周边小微水体构成的“微碧道”建设,改造提升圩镇农贸市场、文体中心和文化(体育)公园,更新改造圩镇老旧小区,改善小区居住条件,引导有条件的镇(街)发展特色商业街。全市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55座,配套建设镇级污水管网515.95公里,服务人口约40.45万人,镇级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新建和改造公共厕所153座,建设配备完善一批包括环保设施在内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改造或新建圩镇文体广场68个,综合文化服务站55个。各镇(街)立足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口分布等特点,研究提出各自的建设定位,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岭南特色风貌发展格局。例如,云安区石城镇依托云雾山茶、腐竹等特色产品和肉牛等优势产业,打造“茶香云雾、富足石城”特色圩镇;郁南县通门镇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革命老区镇,打造“绿野仙踪,醉美通门”特色圩镇。

  聚焦“乡风美”,把圩镇打造成文明创建的高标准样板。注重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圩镇建设的关系,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习俗,把保留岭南乡土特色与引入现代元素结合起来,集中展示风土人情、节庆文化、民居建筑、民间工艺、餐饮小吃,致力打造记住乡愁的圩镇生活新空间,整体提升“美丽圩镇”建设成色。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经过保护、恢复和活化后,成为所在圩镇的一道独特文化景观。例如,郁南县建城镇结合400年县(郡)治历史的文化古镇历史和中国黄皮之乡的品牌,打造“西宁古镇、黄皮之乡”特色圩镇;云安区高村镇弘扬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云安八音”“高村山歌”,在圩镇建设一座“八音桥”和山歌广场。目前,共有20多个镇(街)建设了展示自身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地方特产的展示馆。

  聚焦“治理美”,把圩镇打造成基层治理的高效能平台。建立“微网格”治理模式,全部镇(街)按规范设置“微网格”治理服务中心,全市调整划分镇(街)大网格63个、村(社区)中网格984个、村(社区)片区组小网格1904个、单体点位或多体边界构成“微网格”17454个,设立专业网格员882人、兼职网格员9189人,构建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的“微网格”治理体系。弘扬“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发挥“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共评,凝聚美丽圩镇建设合力。

  聚焦“生活美”,把圩镇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生活空间。大力推进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以及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不断增强圩镇综合承载力。推进圩镇集中供水、教育医疗、文体娱乐、养老托幼等民生工程建设。通过鼓励社会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对辖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集散中心进行更新改造,扩大圩镇商贸服务规模,全市105个农贸市场已全部进行了整治提升。建成风貌特色示范样板街道42条,完成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街道长度111.64公里,改造升级卫生院9间、镇级中小学18所,基本建成优质均衡的圩镇教育服务网和全覆盖的基本医疗卫生网。

  记者了解到,云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美丽圩镇”建设与发展镇域经济一体谋划,列为重点工作强力推进,市委书记担任该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抓,市长统筹建设资金和推动工作落实。在市级层面,通过开展美丽圩镇建设专项竞赛活动,推动县、镇两级比学赶超,同时,统筹专项债券,整合涉农资金和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体育、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资金22.59亿元,优先安排补齐圩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项目,目前100%的镇已达到广东省宜居圩镇标准,63.6%的镇已达到广东省示范圩镇标准,初步实现了小城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以及乡镇辐射带动和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作用,推动小城镇建设与乡村振兴互促共进。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3.01.19记者龚后雨通讯员张庆华吴晓明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301/20230119_7700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