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电梯是新建小区的“标配”。
但一些老旧小区因为建造时间较长没有配备电梯,因此一些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对“加装电梯”呼声很高。
然而加装电梯并非易事。
难点之一,就是需要全部业主同意。
我省合肥市加装电梯进展迅速,自既有住宅加装政策施行以来,已开工建设198部电梯,建成使用89部电梯,惠及67个小区、139栋住宅、198个单元,让2313户居民享受到电梯带来的生活便利。
今天,又传来好消息。
合肥市取消加装电梯“一票否决”,瓶颈问题得到突破,或让老楼加装电梯更顺利。
为降低意见征询比例,进一步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此次经市政府同意,将《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第五部分“实施程序”第(一)条“意见征询”修改为“本小区、本幢或本单元三分之二以上业主有加装意向的,由业主委员会或者推选的业主代表组织开展书面意见征询并签订书面意向书。书面意见征询时,凡需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表决。在实施过程中遇有矛盾,经协商不成,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而按照原规定:本小区、本幢或本单元三分之二以上业主有加装意向的,由业主委员会或者推选的业主代表组织开展书面意见征询并签订书面意向书。书面意见征询应当征询所在小区、单元或本幢所有业主意见,并经不低于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书面意见征询过程中,有反对意见的,不得安装。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这一修改,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加装电梯更顺利地实施。
延伸阅读:加装电梯的程序具体有哪些?
1、意见征询
本小区、本幢或本单元三分之二以上业主有加装意向的,由业主委员会或者推选的业主代表组织开展书面意见征询并签订书面意向书。书面意见征询时,凡需业主共同决定的事项,应当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表决。在实施过程中遇有矛盾,经协商不成,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2、制定方案
申请人或委托代理单位编制符合建筑设计、结构安全、消防安全和特种设备等相关规范、标准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施工方案》《资金概算及费用筹集方案》《电梯后期运行维护保养分摊方案》等。
3、方案公示
上述方案经所在社居委查验后,组织申请人在物业区域的显著位置及本单元或本幢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个工作日。
4、签订协议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业主应当签订加装电梯协议,协议明确项目负责人或委托单位职责、加装电梯工程费用的预算及分摊方案、电梯运行维修保养、定期检验等费用的分摊方案、电梯使用单位、电梯安全使用管理的权利义务、政府补贴资金汇入的专项账户等内容。
5、备案审查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设计方案由申请人或委托的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按改建工程进行设计。涉及原建筑结构改造或连接的应将图纸交原建筑设计单位(或不低于原设计单位资质条件的其它设计单位)审查认可并盖章。施工图经有资质的图审机构及消防机构审查后,报辖区住建部门备案。辖区住建部门应牵头组织规划、财政、国土、市场监管(特种设备)、消防、城管、环保和公积金中心等部门以及有关管线单位对加装电梯协议及相关方案进行联合审查,出具联合审查意见。
6、工程施工
加装电梯施工前,土建部分(即不含特种设备采购安装)造价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法规规定限额的,应当依法办理施工许可证并纳入监管。电梯安装施工方须将拟施工时间、地点、内容及联合审查意见等情况,书面告知辖区市场监管(特种设备)部门,并到具有法定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办理监督检验手续。
7、竣工验收
项目完工后,申请人应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电梯企业等相关单位对工程进行质量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后30日内,施工单位应向申请人移交《电梯监督检验报告》和有关技术资料,申请人应当及时将建设工程资料移交市城建档案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