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关村白沙关位于新县陡山河乡最南端,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东与县国营林场相邻,南与郭家河乡交界,西与张湾村、李湾村接壤,北与槐店村毗邻。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白沙关上白沙关之说。
白沙关自然地理
白沙关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麻城旧志云:“白沙关,在县北九十里光山县界,与黄土相近, 山路峭壁,委折而上。萧梁置沙州,治白沙城,后魏困之。又建建宁郡,领建宁县。”白沙关原是一座山寨,相传南宋抗金英雄孟珙将军曾在关上抵御过南侵中原的金兵。有南北两个寨门,两寨门之间贯穿一条长约100余米的小街。石彻寨墙和南寨门已坍塌毁坏,只剩部分残迹。北寨门是三间砖木结构的城楼,楼上为三间通屋,向南开有三个方形花窗,下层中间是一拱券寨门,两侧间各有房门向南开,设有楼梯可登楼。占地面积67平方米。旧址于1963年6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将北城楼三间进行了修复,现保存完好。
山寨南门
古寨街巷和房屋
1929年7月,新县白沙关周围的万名农民在这里举行革命起义,“白沙关万人暴动”旧址隶属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记录着先辈革命岁月的记忆,现在已经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白沙关农民革命起义旧址
白沙关村民组因其原为山寨,传统建筑主要有两种类型——作为寨门的城楼和民居。白沙关的传统建筑在整体上表现出较为典型的豫南特色,与新县当地的其他传统村落中建筑特征相似。民居为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以木构梁架为承重结构,以版筑夯土墙、土坯砖或青砖为维护结构,其中以砖木结构居多,南、北寨门之间的百米主街两侧均为砖木结构,主街后排逐渐出现土木结构,这种维护结构在材料上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白沙关在历史上的防御性作用的影响。同时,白沙关传统民居相较于新县其他传统民居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民居建筑均为一层,仅有个别层高较高的民居开有高窗。建筑一般为三开间,当心间开门,两侧次间开窗,门窗洞口均较小。建筑装饰较为简洁,仅在檐口等重点部位叠涩出挑,巧施装饰。
寨内民居侧面
民居屋檐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