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传统村落 别样新生 ——“美丽乡村设计河南”系列调研之二

时间:2023-06-13 作者:佚名 来源: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初夏时节,驱车走进八百里大别山,满眼的翠碧涌到眼前。翻过青龙岭,坐落在山坳里的田铺大塆到了:村里不过80来户,黑瓦片、黄泥墙的民居,倒映在小池塘里,好像一幅风景画……

  “最多时候一天接待游客一万多人。”田铺居委会原党支部书记韩家旭望着熙熙攘攘的游客,眼睛笑成月牙形。

  “近10年来,田铺大塆在坚持不搞大拆大建、修旧如旧大框架下,征求一家一户的意见,在院内小景观、绿化等方面允许有差异和个性,进行保护性开发。”信阳市新县住建局村镇建设股股长陶德峰介绍。

  2019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田铺大塆考察调研,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田铺大塆前进的思路更明、干劲更足。

  田铺大塆的房屋大多建于民国初期,是典型的豫南民居。这些房屋兼备北方民居的硬朗和南方民居的灵秀,与绿水青山相互映衬,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居图”。

  2014年,美丽乡村建设正式拉开帷幕,利用国家和省里政策资金,当地政府对田铺大塆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进行提级改造,当年田铺大塆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外,村里还成立了园艺专业合作社,对所有村民的房屋进行改造,经过三年时间,昔日“泥头土脸”的小山村焕新蝶变。

  走进田铺大塆,您会发现,全村共有367间民居,清一色的黄色土坯墙,但有三四户是白墙。“当时考虑到,白色房子倒影在池塘里,色彩更美,所以进行了大胆调整。”韩家旭说,这恰恰成为村里一道风景线。

  踏着石板路,拾级而上,穿长廊,过工坊,外婆家、近水楼台、花音年代……一个个别有情调和特色的小店就地取材,各具特色。

  没有千篇一律的枯燥,也没有豪华气派的高冷,田铺大塆的美虽然略带“土味”,但却韵味十足、清新脱俗。正是这样的与众不同,吸引更多游客走进田铺大塆。在游客的流连忘返中,村民的钱包也越来越鼓。

  “一天能翻7次台,在外打工的儿子和儿媳都回来帮忙,人手还是不够。”6月3日,“春临农家”顾客盈门,女主人许秀清说,“一年净赚二三十万元,这不比外出打工强?”

  再往里面走,就是“易田铺”民宿。红色的灯笼在微风下摇曳,修竹、摇椅、茶台,惬意的小情趣无限动人。“总共5间房,每间每晚120元,天天不够住。”今年70岁的韩光礼和老伴经营着民宿,“一年挣十万元毫不费力。”

  如今,田铺大塆已有民宿和农家乐33家。“我们邀请浙江文旅文创公司对创客小镇整体进行包装提升,增强游客沉浸式体验;同时,乡、村集体经济,县龙头公司和运营公司‘四方’将联合成立旅游开发公司,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田铺大塆更上一层楼。”田铺乡党委书记李文林忙得不可开交。

  如今在新县,中国传统村落就有10个,河南省传统村落34个,“九镇十八湾”湾湾各不同、湾湾有故事,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金色名片越擦越亮,“古村”新韵的魅力持续迸发,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记者 胡巨成 刁良梓 通讯员 聂建武)


原文链接:http://hnjs.henan.gov.cn/2023/06-13/276041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