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辽宁沈阳推进道路更新,方便市民生活—— 街道展新貌 城市更宜居

时间:2023-06-2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端午假期,在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什字街街路更新工程现场,架空线缆入地项目施工正酣。“完成地下工程后,我们还会对路面进行铺装翻新,利用释放出的空间打造慢行系统。”小什字街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赵洋说。

  作为老工业城市,沈阳的街路面貌、空间布局、路权划分等已不适应现代化城市宜居宜业的发展目标。今年,沈阳计划启动30项街路更新工程,总长60公里,计划进行绿化空间施工35万平方米、人行道施工105公里,为市民提供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皇姑区城市建设局副局长陈翔宇的手机里,还存有陵东街两年前的旧照片——破损的路面、交织缠绕的电线、狭窄的人行道、混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总长约2.1公里的陵东街是连接沈阳市一环和二环的重要通道,过去,由于路面破损、经常性施工等问题,老百姓没少投诉。

  沈阳市城乡建设局城建处处长李士强介绍说,2021年,沈阳市开始对全市街路进行“体检”,同时推进设计和试点改造,2022年起,街路更新全面铺开,聚焦急难愁盼,优先改造提升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老旧街路。按照“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即行人、非机动车优先,机非分离、人非分离,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贯通,增加过街设施)的原则,提高通行效率。

  如今,更新改造后的陵东街,机动车道为双向4车道,合理范围内缩窄机动车道,用释放出的空间铺设非机动车道,并增加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侧分带。路缘石上方,人行道与街边绿地重新整合,拓宽行走空间,并用红色塑胶铺设慢跑步道,形成快慢分区。“汽车、自行车、行人各自分开,更加安全。”陈翔宇说。

  自2021年起,沈阳计划利用3年时间,对部分主次干路进行更新改造,目前已完成33条街路更新,总长度66公里。

  统筹提升立体空间功能

  浑南区恒达路,东西双向6车道宽敞开阔,路边的线杆整齐划一,线杆顶部是照明的路灯,中间挂有小型广告屏,路口处的线杆伸出横杆,集成路牌指示、交通摄像头等功能。

  “街路更新不仅改造道路平面,还涉及整个街路立体空间的规划设计,涵盖道路两侧立面、路面以下管网等。”李士强说。

  沈阳统筹道路、市政、景观、建筑四大板块,在停车治理、管线改造、多杆合一、设施美化、立面整治等方面实施统一设计、同步推进。翻开沈阳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的会议纪要,今年2月初的一次沈阳市街路更新工程管网迁改有关工作调度会,参会人员来自城建、城管、自然资源、交通、交警、供电、水务、燃气、通信公司等20余家单位。

  位于恒达路的小平岛开海水饺饭店厨师长张贤回忆说,改造前,城建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询问意见,当时,他提出公交车站遮挡牌匾、位置临近路口,给顾客带来不便。“城建部门考虑了我们的意见,与交通部门沟通,在街路更新过程中将公交车站挪动100米,设计了更合理的方案。”张贤说,“现在,路边划出一排公共停车位,停车资源共享,车堵店门的问题也解决了。”

  “我们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在施工前做好统筹,避免‘马路拉链’现象。”李士强说。截至目前,沈阳已完成25公里强电、60公里弱电入地建设,线杆平均合杆率近80%,治理美化建筑广告牌匾5万平方米。

  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从大东路的东端起点,沿着青石砖铺成的人行道向西漫步,会感受到厚重的工业文化气息。大东路与滂江街交叉口的街角绿地,去年新建了一处口袋公园,铁艺长廊里镂空雕刻出大东路片区民族工业发展历史;旧厂区改造的铁锚1956文创园将工业风和潮酷文化相结合;奉天机器局历经百年沧桑,更名为沈阳造币厂,现在是中国铜合金硬币生产基地……

  “基于大东路片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我们突出民族工业文化元素,打造大东路历史文化街区。”大东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科负责人陈军介绍说。

  沈阳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实施街路色彩改造、护栏设置等,一路一策,让街路有历史、有文化、有记忆、有故事。

  在和平区中山路38号,一座老建筑正在进行改造提升。中山路作为太原街商圈的一条重要街路,毗邻沈阳火车站,是沈阳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浓缩着沈阳商业发展的城市记忆。

  街路更新也引导着产业更新。“中山路范围内初步核定有文物建筑63处,历史建筑32处。一段时间内,业态自发更迭与街区风貌形成了错位。”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王斌说,“通过保留、还原街区独特历史韵味,我们将引导创意中心、咖啡馆、手工艺坊等进驻,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3.06.29人民日报记者胡婧怡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306/20230629_77289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