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危旧房改造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的要求,在推动百姓住有所居这一民生工程中,在重庆率先通过创新探索,推出产权调换的办法,让D级危房家庭轻轻松松地选新房、接新房。
有章可循让工作有制度
为遏制房屋安全事故发生,根据《重庆市城镇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284号)等相关规定,沙坪坝区结合区情实际,在政府常务会上形成了D级危房产权调换的会议纪要,有序开展区内城镇D级危房产权调换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由沙坪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牵头,沙坪坝区房屋征收中心负责实施,先后7轮与镇、街道,以及居民代表交流征求意见,并于今年3月制定了《城镇D级危房产权调换及租赁过渡专项工作方案》印发各镇街,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做到人人皆知。
该《方案》就如何做好产权调换,以及过渡期间如何安置等作了明确要求,确保调换工作有章可循。
根据方案,凡2022年10月27日以前被鉴定为D级危房纳入了统计库,且危房是家庭唯一住房的家庭,即可自愿提出申请,利用危房的产权调换新房。
赛马比拼让工作有速度
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盼愁”问题,沙坪坝区在工作中,建立完善内部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分情况摸排、实施搬离和工作总结三个阶段推进工作,无论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还是各街镇,均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赛马比拼。
区房屋征收中心和各街镇根据工作时间节点,抽调精干力量,5+2,白加黑,加强摸底调查、核对、统计等工作,并发布搬离公示,载明被搬离对象适用范围、搬离方式、搬离期限、产权调换房源等内容。相关材料和申请提交后,由各镇(街道)和所在社区工作人员根据申请人提交的资料,对唯一住房证明、无房证明、婚姻状况进行调查核实。
工作中同时也建立起区、街镇、社区三级工作联动机制,凝聚起产权调换工作强大合力,定期通过工作例会或者微信群等,及时反馈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难题和意见建议,共同商讨对策,倒逼任务抓落实,确保每个时间节点工作规范、有序推进。
目前,参与居民家庭已于7月15日完成了抽签选房工作。
注重细节让工作有温度
产权调换解决D级危房家庭住房难,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温暖工程,在工作中,全区上下突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做工作,在细节中传递温度。
此前,市民缪某因房屋是D级危房,只要一到雨天,家里还会漏水,为了住房问题还到区政府上访,街镇工作人员得知后,立即为他宣传今年刚实施的产权调换政策,并为他分析了参与这项调换的好处。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缪某同意参加了产权调换,并于7月15日参加抽签选房,成功用自己45平方米的旧房置换了70平方米的新房,他心里很是高兴,说这就是满满的幸福感!并打算立即动工装修, 力争在新家过今年的除夕夜,喜迎新春。
在房源保障上,沙坪坝区通过多方协调,利用政府储备房源等途径,千方百计为D级危房家庭配备了单间配套,一室一厅、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多种户型,尽最大可能,让居民们挑选到自己满意的新房,居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选择,然后根据新旧房源的评估价进行折算,补足或者退回差价,即可完成产权调换。
为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对符合本次产权调换安置申请条件的城镇D级危房,实施住房保障。家庭实际居住2人及以下,原房屋建筑面积不足30平方米的按30平方米计算原房面积;家庭实际居住3人及以上,原房屋建筑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按45平方米计算原房面积。
此外,本次选择产权调换房屋的申请人,政府还按所选择的产权调换房屋建筑面积给予每平方米300元的装饰装修补助。按每户5000元给予一次性搬离补助费。同时,对符合申请租赁过渡用房的,政府也将给予一定的过渡用房租金补助。
经审核,此次参与D级危房产权调换的共有226户、匹配产权调换房源317套,惠及群众近700人。
住房是民生之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沙坪坝区住房和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将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持续精准消除城市危旧房屋安全隐患,努力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自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2023.07.25沙坪坝区住建委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