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新华网》江苏:让20世纪建筑遗产在活化保护中焕发光彩

时间:2023-11-24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城乡建筑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直观展现,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挖掘展示20世纪建筑遗产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蕴含的文化精神,推动遗产融入时代发展、现代化和城市生活,11月18日,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光阴里的建筑——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学术对话暨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系列成果发布活动在南京举行。

  江苏代表性的20世纪建筑遗产丰厚而璀璨。这些承载了中国近代百年沧桑巨变的20世纪建筑遗产,至今仍生动地活跃在城市中,构成了城市文化气质的底色,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化特质和民族情感,也成为城市活力再生和魅力彰显的重要空间载体。活动举办地——南京市颐和路数字展示馆就是拥有百年历史的南京最早污水处理厂旧址地。

  “鼓楼区20世纪建筑遗产是区域历史文化遗存的精华所在。”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王安伟在致辞中说,金陵大学旧址、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金陵女子大学旧址……鼓楼先后有14个项目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鼓楼坚持修旧如旧、以用促保,打开深宅大院,推动历史建筑开门开放,成为链接文化和生活的新场景,让市民游客走进其中、品味光阴。”目前,鼓楼还正在加快推进颐和路街区和下关滨江大马路片区的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相信不远的将来,鼓楼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遗产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示独特的风采。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厅长表示,江苏是中国近现代新型建筑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而璀璨的20世纪建筑遗产。目前在已公布8批中国建筑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中,共有66处入选,数量在全国处于前列,且具有开风气之先、大师经典作品多、设计建造标准高、类型丰富等特点。面对在新的起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江苏将把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共同推动包括20世纪建筑遗产在内的城乡历史文化遗产融入城市更新行动、融入乡村建设行动、融入区域特色发展、融入现代百姓生活。

  活动中,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高度肯定江苏近年来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认为,江苏的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为全国贡献了多元路径和鲜活样本,不仅让遗产成为深受社会大众喜爱的日常空间,更通过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推广活动,让社会大众不断加强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在发言中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强调新发展阶段20世纪建筑遗产对江苏乃至全国的重要价值,推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需要把握的重大方向。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周岚总结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具有开近代风气之先、代表性建筑遗产多、大师设计精品众多、遗产保护利用方式多元等鲜明特征。如被吴良镛先生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不仅保留了当时张謇建设的“七个全国第一”,还在城市层面进一步深化与“中国近代第一城”相关联的历史遗产的调查研究、登记、公布,推进唐闸工业遗产申遗工作。如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无锡,现存一大批近代工业遗产焕发出时代活力。改建后的原保兴面粉厂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原永泰丝厂成为中国丝业博物馆,原无锡机床厂成为运河外滩美术馆等等,都已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生活的重要空间。

  据了解,本次活动围绕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利用展开学术对话的同时,还发布了《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绘本及“光阴里的建筑——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系列视频等“六个一”系列成果,并正式启动了《江苏20世纪建筑遗产志》编撰工作。

  

  苏超

  2023年11月19日《新华网》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3/11/21/art_8642_1107677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