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12个“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之一,近年来,苏州市始终坚持把高标准持续推进无障碍建设作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和着力点,形成了具有苏州特色的无障碍建设发展模式。
苏州市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以“1+3+10”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总体创建思路及框架,即“一套建设标准体系”“三大特色产业”“十个区域板块”。
据介绍,“一套建设标准体系”涵盖中央、省级、苏州市各层级与无障碍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以及苏州地方专项规划、设计导则、行动方案等。“三大特色产业”紧紧依托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和新兴服务业的总体框架,梳理出本土具有产业集聚优势并与无障碍相关的设计服务产业、电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十个区域板块”即苏州市十个区域板块,落实全域化推进要求。通过产业与板块的融合,构建以区域为基底、以产业为特色的苏州无障碍建设格局,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无障碍建设工作,凝聚最大合力助力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目前,苏州市编制完成了苏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专项规划、苏州市轨道交通无障碍设计指南、苏州市人行道建设标准及技术规定及苏州市城市道路精细化建设导则。基于现状无障碍建设水平、无障碍需求群体使用要求及对各类先进技术的调研和分析,全市已基本完成苏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的研究工作,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整合、补充、优化、细化和强调,并重点关注具有苏州特色的无障碍场景系统化建设。
信息无障碍作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特殊群体获取信息的难度,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便捷性。对此,苏州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传统无障碍设施数字化、智慧化改造升级,增强无障碍设施服务能力,并不断丰富各类应用场景,为各类特殊人群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苏州市重点建设出行无障碍综合服务平台,利用优化后的人工智能算法、大数据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全市范围内无障碍环境数据进行精准建模、分析和挖掘,了解特殊人群出行习惯和无障碍设施使用率,整合各类无障碍资源,以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式为特殊人群提供更精准有效的无障碍服务,切实满足不同类别、不同需求人士的出行需求,目前平台累计注册及服务近2万人次。
此外,苏州市积极发挥行业助力作用,深挖相关产业集聚优势。凭借全省领先的设计实力,苏州市依托苏州市设计产业联合会成立无障碍设计分会,为企业交流优秀设计经验搭建平台。引导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苏州规划院等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单位挂牌设立“无障碍研究中心”,进一步提升无障碍设计水平。利用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足、竞争实力强、集聚程度高的特点,聚力政策扶持,打造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扶持相关企业在服务苏州本地的同时,辐射更加广阔的国内和国际无障碍需求市场,构建起了苏州无障碍建设发展广阔格局。这些企业主体中,既有传统的建筑施工企业,也有涵盖设计服务、电梯、人工智能等与无障碍建设相关的创新产业和新兴服务业企业,提供了囊括源头设计、施工到更高质量无障碍需求的设施设备和信息化产品和服务。苏州本地企业研发的城市级智慧无障碍解决方案被中国残联授予“2020-2021年度全国信息无障碍创新成果案例”。
目前,苏州市主要城区市政道路无障碍设施设置率较高且整体质量较好;新建建筑无障碍设施全覆盖,既有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已基本覆盖;城市轨道交通全场景构建了便利化、人性化的无障碍通行环境,无障碍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王璇申一蕾李婕
2023年10月31日《中国建设报》专题3版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