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暨大型系列纪录片《文脉春秋》举行开播仪式。《文脉春秋》首次以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地理变化为背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单位,通过虚拟数字技术和现实世界视觉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城市发展的文脉印记,展现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用“观一城文脉 知古今春秋”的崭新视角对“何以中国”“中华民族何以伟大”“中华文明何以不朽”作出持续不断的回答。每期30分钟,一期一城。阆中作为四川唯一城市代表,在142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成为首季九座摄制、播放对象城市之一。
长达30分钟的叙述,以门为线索,记录了千年古城的变迁,讲述了阆中古城的建城历史,记录了三国名将张飞曾驻守阆中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了阆中的山水风光、人文历史。
“阆”,《说文解字》释义:“门高也”。阆中,两千多年来没有更改过名字的古城,曾经是四川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什么样的环境使它成了中国古代营城“山、水、城”格局的典范?为何这里成了三国名将张飞最终的人生归处?西汉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参与制定的历法和今天的“春节”有着什么关联?这个以“门”为名的古城为何门神画像成为一个建筑重要构建之一?
《文脉春秋·阆中》邀你一起穿梭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探访这座位于四川盆地偏北,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的古城。
“阆”,特指一个地理名词:这里山围四面,三水环绕,形似高门,而城建于其中,“阆中”之名由此而来。
公元前314年,秦国在位于今天四川北部的巴国故地设阆中县,阆中古城自此登上历史舞台,千年的时光里,阆中始终保持着山、水、城彼此相依的古朴风貌。从空中鸟瞰,阆中古城,如同一个规模宏大的四合院,为什么这样的格局是为中国古代最理想的城市格局呢?
阆中女孩鲜明开办了一个国学班,天气好的时候,她会带领国学班的孩子们到玉台山观看星星,这种传承逾千年的生活日常,源自西汉阆中天文学家落下闳,他给后世留下了一部对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历法,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历法呢?
三国时期的名将张飞曾驻守阆中七年,如今依然在阆中街头巷尾传唱的皮影戏《张飞审瓜》,颠覆了人们对“猛张飞”的固有印象,而地方史志更是记录了这位名将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华光楼是阆中古城最高大的建筑,每天,年逾八旬的古城居民王桂英都会在华光楼前为游客义务指路。同为阆中人的青年画家马铭池、摄影家涂兴明也常常选择登上华光楼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古城的变迁。
作为一个以“门”为意象之一的城市,无论阆中的大街还是小巷,在一扇扇或新或旧的门上,都有着一个特殊的标志——门神。
按照中国的传统,贴在门上的门神画每年一换,而阆中人的门神,是画师用颜料直接在门上彩绘而出,让门神与房屋同生共长。
勾勒、连点、沥粉,每一道工序都倾注了历代阆中画匠的匠心匠艺。门神画传承人张桅十几年前就熟练掌握了这门手艺,今天他也开始向年轻人传授这门独特的技艺。
历经2300多年的阆中古城,赓续着绵延的血脉,守护着一方天地,践行着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中国智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