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调研

梅州答好风貌管控必答题:2025年60%以上存量农房完成“微改造”

时间:2023-12-23 作者:佚名 来源: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初冬时节,驱车经过梅州的广大乡村,一条条柏油路蜿蜒盘旋在茂密的绿化带中,整洁的农家小楼点缀其间,呈现出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从土坯房到整齐规划、风格协调的小洋楼,农房的大变身是梅州新农村变迁的缩影。高品质的农房不仅是乡村振兴图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犹如一粒火种点亮了村民的优居梦,点燃了乡村的发展信心。

  转存图片

  步入丙村镇溪联村耀祖角自然村,一幅客韵乡村画卷显现眼前。冯森达 摄

  近年来,梅州市围绕农房风貌提升多管齐下,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和服务,强化新建农房规划和管控,扎实推动存量农房“微改造”,答好风貌管控必答题。2023年,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的契机,当地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部署,以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为抓手,持续开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行动,农村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动“好房子”向“美村镇”延伸,让乡村美出新高度。

  持续优化顶层设计

  把好风貌管控“方向盘”

  走进蕉岭县新铺镇南面一个紧邻石窟河的村庄——象岭村,微风拂过,河面波光粼粼,景色令人陶醉。深入村内,连片12栋具有客家特色的新农房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转存图片

  蕉岭县新铺镇象岭村统一设计建设具有客家元素的连片新农房。新铺镇供图。

  象岭村党总支书记刘友宏告诉记者,过去许多村民居住的房屋年代比较久远,有些甚至成了危房。该村发动乡贤参与,共同动员村民腾退土地,给予适当补偿,对老旧危房进行拆除,统一设计建设具有客家元素的新农房。

  “如今,一部分村民住进了前面这排多层小洋房,还有一些家中人口较少或平时主要在外居住的村民,则选择了后方的公寓楼居住。”在刘友宏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内一栋高层公寓前,只见一些施工人员正忙着装修,多户村民都期待着春节能够住进新房。

  “在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及象岭村中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为改变‘只拆旧房,不见新房’的局面,探索宅基地、闲置地的高效利用,新铺镇利用‘全域土整+’‘万企兴万村’的政策,发动乡贤参与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房风貌。”新铺镇副镇长林若文说。

  目前,象岭新村一期(象五新村)主体工程已全面完工,新建连片村民新房12栋,8层公寓1栋,象岭村村史馆1栋,修缮象五祠堂1处,提质绿美小公园1座,配套污水处理设施、路灯、硬底化道路,储备土地7.1亩。

  “接下来,新铺镇还将谋划用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的政策红利,通过存量建设用地规模腾挪,规划布局30亩象岭新村二期用地,打造展现新农村建设新貌的代表性节点。”林若文说。

  农房风貌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色。在梅州印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中,推进农房改造和风貌提升被列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部分的重点工作内容,强调科学做好农房风貌规划,完善村容风貌管控机制,落实镇级主体责任,分类分级制定农房设计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指引等。

  事实上,梅州多年来在农房建设管理顶层设计上不断进行优化,让农村建房有章可循。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村镇建设科科长陈炳松介绍,2020年梅州印发了《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推进农房管控工作;2023年印发《梅州市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市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行动。“梅州通过推进既有农房安全整治、提高农房设计和施工水平、加强人才和技术支持、开展农房建设试点打造等做法,推进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取得了一定成效。”陈炳松说。

  记者又从梅州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同为今年印发的《梅州市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意见》再次强调了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控的内容,要求各县(市、区)制定农房设计样式和乡村风貌提升工作指引,加强农房建设全过程监管。

  以梅州市平远县为例,目前当地已全面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及规划红线图、建筑设计图、整体环境提升效果图“三张图”制定,出台《农村住房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平远县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施方案》,编印了12套《农村客家风格建筑指引及其建筑图集》。与此同时,平远县还将农房管控规定纳入村民公约,引导村民依规有序建房。

  打造农房建设示范带

  形成经验复制推广

  在梅县区雁洋镇雁上村,依托农房风貌及环境提升项目的实施,一栋栋客家民居穿上了风格统一的“新衣”,白墙黛瓦客韵十足。

  “从施工队进村开始,大家就盼着新房赶紧建起来。”该村91岁老人丘玫瑰已在这里生活了70多年,见证着这座小村庄的蝶变,“以前哪敢想象村里的环境变得和景区一样好。”

  从雁上村高枧下自然村出发,沿着“彩虹公路”来到雁洋镇塘心村。驻足眺望,青山绿水之间建筑风格统一、客家元素凸显的民居错落有致,公园广场、红花绿植置于其中。

  “根据我们的实际需求,政府帮我们设计和施工,把房子外立面装饰得很漂亮,在外地的亲戚朋友看了都说想搬回来住。”看着自家房屋换上“新衣”,村民管小芹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雁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新泉告诉记者,提升农房风貌及人居环境是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重要内容,雁洋辖区内的文社村、对坑村等11个乡村和雁洋圩镇被纳入了示范带建设范围。以此为抓手,雁洋镇集中资源将美丽乡村节点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片成带,带动乡村全域振兴。

  在建设过程中,雁洋镇根据梅县区委、区政府统筹安排,采取“大兵团”作战模式,拆除老旧危房610座,完成“三线”整改1.2万处,完成457座民房风貌提升和叶帅故居周边农房风貌及环境提升项目。

  在丙村镇溪联村耀祖角自然村,当地抢抓丙雁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契机,动员镇村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整合资源力量,共同发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实现村庄旧貌换新颜。

  记者从梅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以来,梅州积极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以及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动员大会、全市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题会议精神,把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创建作为引领乡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推动全市和美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作为省级农房建设试点县,梅县区接连印发了《梅县区开展“拯救老屋行动”实施办法》《梅县区农房风貌整治提升实施办法》等指引文件,并明确2023年农房建设示范带范围,包括丙村镇、雁洋镇2个示范镇及溪联村、红光村、雁上村、雁中村4个示范村。

  陈炳松表示,接下来,梅州将以推进梅县区省级农房建设试点行动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强化农房用地和规划管控,加强农房建设管理和服务,引导推广建设绿色农房,持续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和风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示范带动全市农房逐步由安居向宜居转变提升。

  探索新型建设方式

  大力普及绿色农房

  农房除了采用传统建筑方式,还能怎样建?

  “这栋楼建了好几年了,使用下来感觉和现浇的建筑没有明显的区别,客房之间隔音效果也很好。”杜陂坑农庄位于梅县区丙村镇红光村,采用重轻钢结构的装配式建筑。农庄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建筑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主体造价130万元,主体及外墙装修时间105天。

  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

  转存图片

  装配式建筑当前已广泛应用于乡村民宿、工厂厂房等建筑中。南方日报记者 何苑妮 摄

  “与传统建筑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建造速度更快,受气候影响小,并且节约劳动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建筑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广东爱尚家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平新说。

  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在城市中得到了蓬勃发展,应用十分广泛,市场前景广阔。当前,装配式建筑已广泛应用于乡村民宿、工厂厂房等建筑中,但目前在农村仍然以传统建筑为主,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面积比例较低。

  为了让装配式建筑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推动农房建设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工作有序开展,近日,省住建厅指导开展的首届广东省装配式农房设计大赛专场座谈会暨设计师实地调研活动(粤东专场)在梅州举行。

  “大赛要求设计作品结合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要求和广东省农房建设的特点,融入绿色低碳理念和地域特色,形成适合广东各地的装配式建筑农房设计图集。”广东省建设工程绿色与装配式发展协会会长曹大燕说,在大赛设置的广府民系、潮汕民系、客家民系、既有民居整治4个组别中,客家民系入围作品共有14份。

  面对装配式农房这一新生事物,今年以来梅州按照省、市“百千万工程”动员大会的部署,以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新型农房建造方式,坚持先行先试,在农村大力推广绿色农房,提高农房建筑质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记者了解到,此前,梅州市住建局会同梅州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梅州市农村建筑风貌提升指引》(含文本及村民建房参考图集),重点推广轻钢结构、木结构和预制件为基础的装配式建筑,让群众了解装配式农房在结构安全、抗震性能、外观样式、使用功能和施工工期等方面的优势。

  以推广情况较好的梅县区为例,该区2023年建设或改造绿色农房627户,其中建筑光伏一体化农房625户、装配式农房2户。

  梅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宏表示,市住建局下一步将聚焦农房建设“1+5+8”的工作要求,重点以梅县区农房建设试点为主要抓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持续探索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建设农房,满足农村现代生活条件,建成一批功能现代、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风貌协调的现代宜居农房。

  记者观察

  让宜居农房成为乡村风景

  农房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乡村整体面貌,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需求,也是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村庄规划指导性不强,农房建设发展大多呈现无序状态,导致“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现象突出,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因此,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规范农村建房、加强农房管控势在必行。

  为破解难题,梅州将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作为全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科学规划布局村庄建设,强化农房规划建设管控,全面推进乡村风貌提升,扮靓乡村“颜值”,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优化发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农房风貌提升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改革创新为动力、社会参与为前提、党政善治为保障的全民性工程,需要全市上下思想统一、同向发力。

  梅州提出,2025年底前,全面建立规范有序、管控有效的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建设管理新秩序;全市60%以上存量农房完成“微改造”,充分呈现独具“世界客都·长寿梅州”风格的特色乡村风貌,全市乡村风貌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此外,“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传统农房更新换代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时期,也是绿色建筑在乡村普及的窗口期。政府方面更要紧抓这一有利时期,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掀起农村新建建筑的绿色潮流,助力乡村低碳发展。


原文链接:http://zfcxjst.gd.gov.cn/xwzx/gdzw/content/post_430289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