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新华日报》全国人大代表王学锋:在南京看得见来处、望得见未来

时间:2024-03-23 作者:佚名 来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南京老门东古朴与时尚气质并存,吸引市民游客享受慢时光。 任康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在南京看得见来处、望得见未来。“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南京,街巷里流淌着老时光。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王学锋说:“我们一定会更加重视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走在南京老城内,人们能看到诸多不同年代和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这得益于江苏名城保护相关顶层设计出台的时间早、内容全。早在2002年,江苏就在全国率先颁布施行《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南京也于2005年构建“五类三级”保护框架体系,坚持“能保则保、应保尽保”,囊括物质和非物质、文物和非文物、地上和地下的人文自然资源,全方位保住南京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文化遗产和重要建设成果。

  老城保护更新的典型案例,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如南京市小西湖(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

  “延续城乡历史文脉,重在保护、贵在传承。”王学锋认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已经取得很好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需要强化和提升的方面。她建议,推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共同保护,鼓励各方主体参与保护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修缮水平。

  【链接】 南京老城,指明城墙范围内,以护城河(湖)对岸为界,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的地区。南京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记者 刘春

  2024年3月10日《新华日报》10版

  


原文链接:http://jsszfhcxjst.jiangsu.gov.cn/art/2024/3/11/art_8642_1117278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