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舆情

陕西安康桥山村:秦巴腹地的绿色发展典范

时间:2024-10-21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案例概况】

  桥山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地处秦巴腹地,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桥山村始终坚守生态理念,经过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同心乡建工作室的支持助力以及村集体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渐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充满活力、富有希望的美丽乡村,农房风貌和人居环境、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得到很大改善,成为秦巴山区生态绿色发展的村庄典范。

  •明确定位“花茶旅居”
优化空间提质产业

  提升农房风貌是桥山村实施改造的重点内容。其建设规划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花茶旅居”的发展定位,改变了以往“涂脂抹粉”式的外墙涂刷方式,采用爬藤、花卉等植物对核心片区农房外立面进行自然美化,这个花钱少、干扰小、效果好的办法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在公共空间方面,桥山村对空间开阔、景观秀美的六组茶湾及周边农房院坝进行了重点设计,满足了观茶、采茶、制茶、品茶等功能,有效延长了产业链条,吸引更多游客到村里沉浸式体验。桥山村达成了如下发展目标:天人合一、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生态价值转换的“两山理论”践行基地;宜居宜业、茶旅融合、共建共享共富的“千万工程”模范村;山川秀美、村在景中、人在画中、村美人美、健康舒适的康养福地。

  •倾听心声实现愿景
改变观念共谋发展

  桥山村在农房风貌提升、村庄公共景观节点优化等环节中,充分倾听村民心声,最大程度地实现村民对家园面貌的愿景。这一举措让村民与设计团队形成共鸣互信,并从村庄发展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同心协力建设家园。

  不少村民的旧有观念也因此得到改变,如对于村里传统老宅保护利用价值的认知变化;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建造卫生厕所;转变不良生活习惯,搞好庭院环境卫生;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塑造古朴乡土景观……潜移默化下,村民对传统土房子的态度发生改变,对采用乡土材料铺设道路、砌筑挡土墙等工程做法充分理解,美学素养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提升。这一变化还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村外的人才和智力资源,共建力量正逐渐显现。

  •社会反响

  桥山村经过悉心改造,获得社会各界特别是本村村民的高度认可。一次文艺下乡活动中,当村民们听到现场播放的视频短片里“村民变了,村庄才会变”这句话时,不禁感慨万分、备受鼓舞。在场年轻人更是心潮澎湃,纷纷表示将全力支持桥山村发展。如今,桥山村通过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等线上传播手段,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为自身发展带来持续活力。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4.10.18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410/20241018_78042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