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都塔生是扎根高原的一线带兵人,作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康巴世族”后代中第一个穿上解放军军装、跨上战马的骑兵,尼都塔生牢记“跟着党走”的家训,坚定从军报国之志,忠实履行使命,在平凡岗位做出不平凡业绩,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土登宫保、彭措旺扎、东坝阿宝、尼都塔生,祖孙四代出自玉树东坝家族,曾是治理管辖超过百户牧民及僧侣的“百户”。曾祖父土登宫保是第一个积极拥护玉树和平解放的贵族人士,升起了玉树地区第一面五星红旗;祖父彭措旺扎开创“康巴世族”后代入党的先河;父亲东坝阿宝是玉树地区各族干部学习的楷模;深受良好家风影响的90后尼都塔生,则在家族后代中第一个参军入伍。
2011年,尼都塔生从民族中学顺利毕业,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原昆明陆军学院步兵指挥专业本科。从此正式成为一名军校学员,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
2015年军校毕业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尼都塔生再次作出了选择:回到家乡,来到骑兵连,还主动要求到最远最苦的巴塘马场负责军马勤务工作。
马场所在的巴塘营区平均海拔4200米,紫外线强烈,冬天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仅11名官兵要全天轮流照看近百匹军马,铲马粪、喂马料、给马洗澡……每天的任务又脏又苦又累。战士们都是一月一轮换,但尼都塔生一干就是2年,官兵都说他把根扎在了马厩。
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只有内地60%左右,每年冬季时长差不多有9个月,强紫外线、强风、冰雹、暴雨等更是家常便饭。严酷的自然条件成为新兵必须克服的难题。为了帮助新同志尽快度过适应期,晚上尼都塔生增加了查哨次数,经常到班排宿舍为新战士掖被角,防止新同志受冻着凉,并要求新同志每天晚上必须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日子久了,大家都发现外表粗犷的尼都塔生其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尼都塔生渐渐成为连队官兵心目中的好大哥。在他们看来,连长既是生活中的贴心人,更是工作中的好榜样。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尼都塔生开始琢磨起来,“报告里提到很多跟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怎么才能让乡亲们更加了解这些好政策?”
几天后,有语言优势的尼都塔生主动请缨担任连队的理论教员,跟军马勤务班的8名战士一起组成“马背宣讲团”,把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内容整理出来,翻译成藏文,并制作成双语宣传手册、传单和横幅标语,走村串户,把党的好政策“送”到草原深处。
部队里,尼都塔生是第76集团军玉树骑兵连连长,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巴塘草原牧民群众的心里,他还是替牧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知心人,更是老人心目中的“好儿子”。
军事训练之余,尼都塔生想得最多的是如何通过骑兵连帮扶为真正需要帮助的牧民群众带去温暖,如何让藏族同胞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加强军民团结。
在草原纠纷的一线,在孤寡老人的家里,在孤儿姐弟的学校里……只要有牧民群众需要的地方都会有尼都塔生活跃的身影。
有一次牧民武玉兰家的牦牛被车撞了,她第一时间打电话,请求尼都塔生帮助。接到电话的尼都塔生冒着风雪、打着手电,带着军马卫生员李广岳赶赴武玉兰家中成功救治了牦牛。为了表达心中的感谢,武玉兰拿出财物想给尼都塔生,但他坚决不收。这份恩情一直记在武玉兰心中,她把骑兵连官兵看作家人,战士们的衣服破了,她总是主动帮他们缝好。
“不管我们遇到啥难事总能看到尼都的身影。”“见到尼都就觉得温暖。”“解放军就是我们的亲人。”……
尼都塔生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但贵在初心不改、积土成山。他执着的信念影响和感召着当地人,让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张晓英 整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