塱头村紧依南粤珠江流域巴江河,水陆交通便捷。600多年前,南宋名臣黄居正后人辗转迁入塱头村。黄氏族人世代不断营建,形成了极具岭南特色的传统村落。
塱头村以村前半月塘为中心,南面风水塘和东西两侧向水塘环抱着村落。丰富的水资源滋养着平坦的农田,使得这里宜居宜农、宜渔宜商。
黄氏先人黄宗善勘察地形后,规划了村落“前堂后居”的格局。前排“黄氏祖祠”居中,东西一字排开为各房宗祠、书院和书屋,后面为村宅。这种布局合理地利用了地形,不仅便于耕作,而且利于促进家族团结。村落巷道南北纵向排列,有积墨巷、永福里、敦仁里等。
塱头村建筑风格独特,村内保存完整的明清青砖建筑有388座,其中祠堂、书屋和书院共34座,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格局,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工艺极好,以谷诒书室为代表。谷诒书室建于1826年,见证了塱头村的光辉岁月,其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等建造工艺精湛。
塱头村的炮楼、门楼是古建筑群另一大特色。这些炮楼和门楼分布在村的出入口,下层有大门可关闭,上层设有窗眼用于观望和射击,为保卫村落安全筑起了坚固的“防盗门”。
塱头村流传着“公孙八科甲”“奉旨放木鹅”等民间传说和“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等诸多美谈。村民生活丰富多彩,每逢节庆开展舞狮、投灯、游灯等民俗活动。
2013年,塱头村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塱头村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定期举办荷花节、芋头节、醒狮大赛、文旅大会等主题宣传活动,使塱头村在新时代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10.14孔晓红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