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住房保障话题

湖北宣恩野椒园村:山水谷地中的侗寨人家

时间:2022-12-14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野椒园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晓关乡。清朝年间,侗民从湘西、黔东、江西等地区迁入,与当地土家族融合,后形成数十个侗族聚落。

  野椒园村隐于谷地之中,自然环境优美。整个侗寨以姓氏群聚院落为主,主要由张氏侗寨和杨氏侗寨组成。张氏侗寨始建于嘉庆年间,坐落在“圈椅形”台地上。杨氏侗寨分布在三山两溪的相思谷中,紧邻张氏侗寨。寨内小桥流水人家,良田美池相互掩映,堪称人间仙境。杨氏侗寨村的石板路是民国时期村民到重庆、湖南等地经商的必经之道。

  野椒园村院落基本形式为:正屋、四合天井、一正一厢房、一正两厢房(厢房便是吊脚楼),单体吊脚楼。村内古色古香的原始吊脚楼保存完好,半边火炉、神龛、雕花窗户、燕子楼、扫檐万字格、鼓钉磉礅等建筑形式独具特色。张家院子、杨家院子是吊脚楼的代表,两个院子相距约千米,由古道相连。

  野椒园村的“宣恩薅草锣鼓”和“侗族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恩薅草锣鼓”也称打锣鼓,是土家族、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演唱内容广泛,节奏明快,朗朗上口。“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演唱形式,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2014年,野椒园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野椒园村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枇杷产业和茶叶种植,依托传统村落的特色发展乡村旅游,使野椒园村成为村容整洁、百姓富裕、乡风文明的典范以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指导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帮扶办公室

  摘自《中国建设报》2022.09.30杨珺雅


原文链接: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dfxx/202209/20220930_7682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