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半年报陆续出炉,疫情影响下的优秀业绩展现了一家企业的发展韧性。8月25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发布半年报,多项指标行业领先,演绎了“强者恒强”的行业趋势。半年报除了展现优异的业绩之外,还透露出背后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多项指标
保持行业前列
数据显示,上半年碧桂园实现归属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为2669.5亿元,继续位居行业前列。克而瑞数据显示,碧桂园全口径销售金额为3723.1亿元,稳居行业第一。受疫情影响,很多房企不仅销售业绩下滑,而且增长乏力。但从单月销售额来看,碧桂园业绩复苏势头强劲,好于市场预期。除一二月受到疫情影响而出现单月同比下跌之外,碧桂园权益销售金额自3月起已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7月权益销售金额542.8亿元,同比增长27.52%。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上半年,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为250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4%,已连续5年高于90%,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当年签约当年回款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至67%。近年来,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房地产金融的管控越来越严,作为房企资金主要来源之一的销售回款,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大。销售回款率越高,代表资金周转速度越快,反映企业财务资金管控能力越强。快速销售回款才能保障充足的现金流,进而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此外,碧桂园前6个月实现总收入1849.6亿元,毛利约为448.9亿元,净利润约为219.3亿元,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约为146.1亿元。保持较高的利润一直是碧桂园的显著特色之一,但是如何实现高利润、为股东带来高回报?碧桂园总裁莫斌对此表示:“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的趋势处于平滑阶段,谁的竞争力最强,谁的利润就更大。当前主要在6个方面发力,分别是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科技力,其中的‘5个力’形成合力,对碧桂园销售、利润的提升产生积极作用。在提升全周期竞争力后,2019年新开盘的项目,拿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比较可以节省50亿元以上。”
碧桂园的竞争力还体现在其他业绩指标上。截至2020年6月30日,有息负债总额由去年年底的3696亿元下降至3420.4亿元,相较去年年底下降了7.5%。上半年期末,碧桂园的融资成本为5.85%,相较去年年底下降了49个基点,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
基于这些领先行业的竞争力,碧桂园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据亿翰智库统计,上半年碧桂园新增土储货值1857.8亿元,居行业首位。截至2020年6月30日,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为16698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为6706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为2.34万亿元。2020年下半年权益可售资源约为6412亿元,可售资源充足。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表示,“我们有信心让1~8月的累计销售额赶上甚至超过去年同期水平,预计全年销售业绩可实现同比增长10%。”
“一率五力”
打造碧桂园核心竞争力
2020年是碧桂园全周期综合竞争提升年,也是高质量发展关键年。今年年初以来,碧桂园核心管理层提出“一率五力”,即在合法合规、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做好高效率、成本力、产品力、营销力、服务力和科技力。
据碧桂园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效率方面,一定要做好前置策划,做到有效的高效率;成本力方面,以成本为抓手,达到最优成本,不浪费、提品质;产品力方面,读懂标准化,围绕质量管理“十项重点工作”做好基础产品力的升级;营销力方面,以客户为中心,增强客户感知度;服务力方面,为客户提供全过程的服务、一辈子的服务;科技力方面,除了发力智慧建造、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等新业态,还要借助科技提升企业管治,真正做到精干高效。
“基础产品力是重点,关系着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口碑。”碧桂园总裁莫斌强调基础产品力的重要性,并提出要因地制宜、重在实效。疫情暴发后,健康居住理念深入人心,健康住宅产品需求凸显,碧桂园迅速启动产品力全面梳理与提升。以健康住宅产品为基础,配套公司全产业链提供的家居健康升级产品,以及碧桂园服务根据疫情因素打造的安全健康智慧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的人居生活。
2018年7月,碧桂园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重点围绕建筑机器人+装配式+BIM技术、新型装配式及相关核心技术,搭建系统化研发体系。截至2020年8月14日,博智林已累计递交专利申请2314项、获授权567项,在关键领域拥有一批自主核心技术。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50款,其中35款已投放工地测试,填补行业空白,其安全性和工作效率相比人工操作显著提升。目前,博智林研发的室内喷涂、地面抹平、地砖铺贴、内墙板搬运4款机器人被认定为“广东省2019年高新技术产品”,公司被认定为“广东省建筑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碧桂园牵头开展的“建筑机器人研发及现场应用示范”项目,被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科技计划项目。
今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探索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建筑机器人批量应用。加快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广应用数字化技术、系统集成技术、智能化装备和建筑机器人,实现少人甚至无人工厂。加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智能装备的应用。在智能建造的大潮下,碧桂园再一次站在了政策风口。
“地产市场不会消失,需求永远都存在。只要我们的竞争力是最强的,我们就有机会。”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曾表示,要让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和装配式建筑成功落地,成熟后还要走向全世界,这是企业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来源。
战略布局
符合新型城镇化大潮
重仓布局三四线城市似乎是外界给碧桂园的一个标签。但是这其中存在至少两个误解,一个是对三四线城市城镇化发展前景的担忧,另一个是对碧桂园三四线城市土储比例的模糊。这也导致在部分声音不看好三四线城市的同时,碧桂园的业绩却实现强劲增长。
“碧桂园长期看好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因为中国经济在快速稳定发展,中国新型城镇化在有序进行,将给中国所有城镇带来发展红利。”程光煜表示,尤其是今年国家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上“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的政策利好,都给碧桂园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仔细研究市场供求关系,匹配碧桂园投资标准,进行审慎投资。碧桂园对市场没有明显偏好,根据实际机会,进行全线市场的布局。
事实上,国家已经在开始推动县城城镇化。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并将新型城镇化建设纳入投资重点的“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快落实新型城镇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有序推进县城智慧化改造的通知》出台,要求提升县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设施水平,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有力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碧桂园最新的财报中,杨国强表示,中国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的市场依然广阔,城镇化还在持续。“全国有很多地方还等着我们去,只有做好自己,继续提升竞争力,碧桂园的路才能越走越广阔、越走越稳健。”
东吴证券认为,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使得三四线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远超一二线城市,碧桂园深化布局重点三四线城市,把握城镇化发展的机遇。随着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房贷利率下移、地方政府出台购房补贴、加快预售审批等政策,三四线城市市场韧性凸显,碧桂园的下半年销售将持续发力,超额完成全年目标的确定性高。
今年上半年,按项目所在地分,碧桂园位于一二线城市和位于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金额比例为39:61;按目标市场分,碧桂园目标一二线城市与目标三四线城市销售金额比例为45:55。从三四线城市项目投资转化情况看,截至2020年6月底,碧桂园三四线城市项目获取18个月后的投资转化率为1.28,相较同行一二线城市项目0.73左右的投资转化率,表现更优。
数据显示,碧桂园目前已进驻的三四线城市中,85%的城市处于库存短缺或合理状态,对应三四线城市权益货值的84%。上半年碧桂园的销售情况也证明了三四线城市的比较优势:三四线城市除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2月外,其他月份都实现同比增长。三四线城市销售额自3月起平均每月同比上升11%,明显优于一二线城市单月销售同比变化水平,反弹更明显。反观一二线城市,则出现不同程度同比下降。今年4月,一二线城市销售额单月同比下降9%,而在三四线城市的销售额已实现单月同比上涨15%。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