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对短租房民宿的严格管理,北京市发布《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此类住房的各方主体责任,提出了出租登记、入住者信息报送等要求。业界认为,短租房民宿将迎来“最严监管”。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全面推进以及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人们对旅游住宿方面的需求正在发生转变,更多游客开始钟情于短租房民宿。
然而,短租房民宿与城市常住居民之间存在天然矛盾冲突,容易引发“民诉”。比如,由于旅客入住时间不定、人员混杂、夜间活动频繁等,存在扰民、治安等问题。
可见,短租房民宿入小区,既是法律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一方面,短租房民宿逐渐向家庭旅馆方向发展,容易发生变相逃税、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难以对城市小区内短租房民宿进行管理,容易带来安全隐患。
基于此,北京对短租房民宿实施“最严监管”,明确规定:经营短租房要符合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大会决定;没有管理规约或业主大会决定的,要取得同楼其他业主书面同意。房屋还要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并依法办理房屋出租登记。同时,提出了入住者信息报送等要求。
然而,短租房民宿入小区,除了有地方行政法规规范,更必须有全国统一的刚性准入标准。2019年7月,国家级旅游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发布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旅游民宿是利用当地闲置资源,由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对照此规定,目前一些小区中所谓的短租房民宿,实际上只是抄袭了旅游民宿的概念,有的甚至是群租房的“升级版”。
作为民宿“国标”,《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仅是民宿领域的一个行业自律标准,缺乏刚性约束力。《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以及各地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并不能立即改变民宿行业发展的现状。法律地位的模糊,给民宿行业的管理带来了诸如该不该管、谁来管、如何管、管什么等一系列难题。可见,民宿行业距离真正的规范化、合法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短租房民宿入小区,立法监管须强力跟进。除了民宿行业自身要加强自律及提升品质,政府更应加快制定相关监管政策法规,推动民宿新业态的健康快速发展。
换言之,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出台更多针对民宿行业的法律法规,明确租赁双方的责任,使各类相关事件和纠纷均能有法可依,其中应包括小区短租房民宿的准入条件和监管措施。
行业机构应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对房屋及租赁双方进行资质审核,并且建立投诉举报平台,方便用户进行问题反馈,这样才能使民宿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