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 住房保障调查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安庆市1—4月份公积金运行势头良好

时间:2023-06-13 作者:佚名 来源: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安庆市公积金中心践行“一改两为”,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先后出台了系列利民惠企新举措,切实减轻职工购房负担,积极促进住房消费,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1—4月份,全市住房公积金归集19.84亿元,同比增长12%;提取15.95亿元,同比增长37.1%;发放贷款6.67亿元,同比增长57.9%,贷款投放由负转增,扭转了连续6个季度下跌的局面;个贷率73.89%,环比增长0.02个百分点,连续下滑态势得到遏制。缴存使用增势强劲。

  一是改革供给侧,切实增强保障能力

  实施“双扩面”。坚决扭转归集增长体制内转局面,将非公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建缴公积金作为主攻方向,继续实施非公企业建缴“攻坚行动”和灵活就业人员缴存“倍增计划”。1-4月份,全市新增非公企业139家,同比增长29.9%;新增非公企业职工2648人,同比增长17.74%;新增灵活就业人员114人,同比增长57倍,这些“新鲜血液”将是未来购房置业的主力军,住房刚性和改善型需求得以有效挖潜。

  数字赋能强支撑。加大信息化开发和投入力度,积极接入全国征信系统,配合人社、民政、市监等单位落实数据实时交换,不断推进互联互通,打通数据“断头路”,实现缴存和提取业务全网办、“掌上办”、“指尖办”,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平台、公积金小程序等多渠道办,全天候7*24小时不打烊。资金结算电子化,款项支付“秒级到”。扎实开展等保测评,强化日常巡检维护,定期实操演练,增强系统支撑保障功能。

  二是发力需求端,全力促进住房消费

  提高贷款额度。1-4月份,全市户均贷款由33.58万元增至41.33万元,贷款投放同比增加12476万元,年增收益199.6万元。

  降低二贷首付比例。1-4月份,全市户均二贷首付比例实际下降6.82个百分点,为327户家庭贷款购房节省首付资金2133.4万元。

  支持多孩家庭贷款。去年底,安庆市出台了支持多孩家庭贷款政策,最高贷款额度为65万元,比一般家庭最高贷款额度高10万元。1-4月份,全市共办理多孩家庭贷款91笔,发放贷款4835.3万元。

  开通异地贷款。1-4月份,全市共115名外地缴存职工在安庆市购房申办了贷款4709.6万元。去年8月至今年4月,全市共发放异地贷款211笔8585.3万元,其中,商品房贷款148笔6073.5万元,占70%。到今年底,预计全市异地贷款有望超过440笔、贷款金额达1.8亿元,年增收益288万元,促进住房消费作用明显。

  开通商转公贷款。为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减轻职工购房压力,今年4月1日开通了商转公贷款,截至5月初,全市共受理商转公贷款430笔,贷款金额约1.94亿元,年增收益310.4万元。按户均贷款37万元、18.4年、等额本息法测算,预计可为每户商转公贷款家庭节省利息支出9.55万元,受到广大职工赞誉。

  三是扎牢安全网,严格防范资金风险

  立足问题抓整改。针对巡察、审计、电子稽查、专项检查及年度考核等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一题一卷,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安排专门人员开展抽查复核,运用各种手段,发挥整改价值,确保整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

  着眼长远强基础。开展制度建设“废改立”专项行动,着力从制度层面规范行为、堵塞漏洞,先后废除4项、完善11项、新建23项制度,让制度管人、管事、管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规范程序严监管。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紧盯项目准入、贷款审核、资金投放、逾期催收、银行结息、竞价存储、资金调配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风险点,规范程序,完备手续,把好关口,防住风险。落实人防+机防,实现贷款全过程管控,防止出现不良贷款。统筹内部力量和社会机构力量,利用专业人才优势,实现审计全覆盖,有效保障资金安全。


原文链接:http://dohurd.ah.gov.cn/zx/sxdt/5678122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4891号-60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