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一个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就像一面高高竖起的旗帜,能够更有效引领旗下各项工作的突破和发展。“宛美城市绣花针”就是河南省南阳市城市管理局创新打造的全新党建品牌。
“宛美城市绣花针”这一党建品牌的具体涵义是什么?有哪些具体工作方法来打造更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如何引领城市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化开展?南阳市城市管理局走出了一条有品牌、有措施、有实践的城市治理之路。
品牌的具体涵义
1、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发动市城管局各基层党组织立足部门(单位)职能,探索形成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城管特色的党建模式,不断推进党建与城管工作深度融合,认真总结和凝练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性、实效性、示范性、推广性的好做法、好经验,形成具有特色的基层党建创新案例,着力打造主题内涵深、工作措施硬、品牌叫得响的党建品牌。
2、品牌标识及释义。“宛美城市绣花针”党建品牌,是南阳市城市管理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和“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结合南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实际,创建的城市管理党建工作品牌。品牌标识图案由“绣花针”“W”和南阳城市地标轮廓三个部分组成,整体寓意为“一针穿五线”。“绣花针”代表城市管理工作,搭配南阳解放纪念碑形似“1”的数字,表达了城管人忠诚担当、追求卓越、勇争NO.1的精神风貌。字母“W”是南阳简称“宛”的拼音首字母,同时也是数字“五”的拼音首字母,代表市局党组提出的城管工作“讲政治攀高线、查问题走实线、保安全守底线、为民生穿细线、创品牌绣彩线”五条线;也代表城市管理“五个工作法”:“垃圾不落地”工作法、“匠心”工作法、“不打烊”工作法、“721”工作法、“四个零”工作法。品牌标识图案色彩由红、黄、蓝、绿四色组成,寓意“党建红”引领“环卫橘”“城管蓝”“园林绿”。
3、品牌内涵。代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宛美城市绣花针”党建品牌,将南阳城管比作“城市绣花针”,通过“一针穿五线”工作举措,用一根“城市绣花针”,将“讲政治攀高线、查问题走实线、保安全守底线、为民生穿细线、创品牌绣彩线”五条线落实到城市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局系统26个党支部唱“主角”,“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按工作职能分别确定有特色的工作法,全局党员当“绣娘”,耐心、细心、巧心施针,一针一线缝密压实,围绕“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将城市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把工作落到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
采取的工作方法
围绕“人民城市为人民”,精准施策完善为民服务,聚力城市功能和品质提升,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服务好人民”为目标,以“管理好城市”为遵循,以“规范化执法”为手段,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打造和谐、有序、美丽的城市环境。
1、“垃圾不落地”工作法。以不怕脏苦、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建设环卫事业,以清洁城市美化家园全面打造“净美城市”雷霆行动为抓手,强力开展清洁美化行动,致力改善南阳市人居生活环境,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致力打造“全省最清洁城市”。
2、“匠心”工作法。紧扣“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目标,聚焦人民群众需求,通过开展“建设匠心”“管理匠心”“廉洁匠心”,不断提高市政建设工程水平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全省市政设施运行最优城市”。
3、“不打烊”工作法。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创新管理模式,在科学化、精细化上下功夫,坚持“城管我值班,服务不打烊”,“7×24小时”全天候服务,全力实现“听民意、解民忧”,收集群众反映的热点诉求,掌握社情民意,持续为市民办好实事。
4、“721”工作法。坚持“管理至上、服务为先”理念,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城市群众和服务对象提供城市管理领域法律援助,解决身边难题。做到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
5、“四个零”工作法。坚持“沟通群众零距离、接访服务零投诉、处理问题零懈怠、执法办案零误差”,通过开展“晨走一线”“城管执法服务进社区”等活动,确保岗位职责和党员义务同轴共转,城市管理和党员示范互融共进,切实践行“忠诚担当 追求卓越”的城管精神。
“一针穿五线”的具体实践
1、讲政治攀高线,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建引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将“一针穿五线”工作举措融入城市管理全过程、各环节,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多方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党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今年来,已开展8期“宛美城市绣花针”城管大讲堂活动,讲政策、讲机遇、讲落实、争一流;“学习强国”平台日人均学习积分稳居市直单位第一,智慧党建大数据平台组织活跃度稳居市直单位第一;积极参与中央网信办组织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网上知识答题活动,局系统500余人获得“学习达人”荣誉证书。加快构建“大城管”体系。深化市区管理体制改革,理顺管理权责,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格局;构建全周期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对建设的反馈机制、管理对规划的评估机制,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形成日常、保障、应急灵活转换机制,强有力地指挥协调体系和审批、监督、执法全流程无缝衔接机制,强化执法对管理的保障作用。建立公众参与的城市治理机制。开展“您举报,我奖励”“您留言,我来办”“您来说,我来做”等活动,充分动员群众、志愿者、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城市治理,将各方智慧和力量融入城市治理谋划、实施、考评各环节。
2、查问题走实线,补齐城市管理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把精准解决问题放在城管工作首位,切实补好“短板”,带动全局工作。坚持开展“晨走宛城”活动,由分管领导或局领导带队,利用早晨上班前的时间,用脚步丈量城市,深入大街小巷,查找发现问题、安排解决问题。打造“全城管办”政务服务品牌,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域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目前,已有200多件市域内跨县区政务服务事项得到办理。推出“码上清楚、马上办”,推行“事前辅导、帮办代办”“免证办、容缺办”“当日接、当日结”工作法,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和企业群众满意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弘扬“六皮”招商精神,对标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健全各项招商体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个人,今年以来,市城管局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个,总投资18.95亿元。开展清洁城市美化家园全面打造“净美城市”雷霆行动,开展最干净道路、最干净小区、最干净公园游园、最干净公共单位、最干净农贸市场、最干净公厕评比活动,着力打造一批“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开展城市管理“老不改”问题整治,全面梳理“不愿改、改不好、推诿改”三类问题,已建立“老不改”问题台账95个,明确整改标准、验收程序、市民监督、奖惩激励等流程,有50多名优秀市民监督员获得奖励。由此,市城市管理局政务服务效能评价在今年以来的两次排名中分别位列全市第一名和第二名,两次获“骏马奖”,优化营商环境1-6月份监测排名位居全市优秀档次第三名。
3、为民生穿细线,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完善提升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口袋公园,开展屋顶和立体绿化,丰富城市景观。中心城区完成新建大公园12个,新建口袋公园169个,口袋公园总数达443个,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开展公用事业营商环境创优行动。建立完善公用事业评价考核体系,有效监管供暖、供水、供气企业服务质量,开展供暖“冬病夏治”行动,着力提升水气暖服务质量,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截至8月中旬,南阳市加装燃气自闭阀59.8万户,更换燃气金属软管35.3万户,在省住建厅组织开展的民生实事半年考核评价中,南阳市被评为“优秀”等次。开展“十双”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双违双围(违法建设、违法建筑、围墙、围挡)、双堵(河道涵洞堵塞、河道沟渠堵塞)、双气(管道燃气、瓶装液化气)、双盖(雨水井盖、污水井盖)、双控(控扬尘、控油烟)、双市(夜市、早市)、双占(占道停车、占道经营)、双供(供水、供热)、双线(网线、电线)整治。今年以来,拆除违法建设、违法建筑357处22.65万平方米,拆除违规围墙围挡237处22.15万米,清理违规占道7350处,治理涵洞沟渠堵点46处,50个居民小区“飞线”得到治理。
4、保安全守底线,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坚决树牢底线思维,不断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宜居性、包容度。守护脚下安全。以窨井盖病害整治、强降雨期窨井盖管护、油污窨井盖处置等为抓手,对城市雨水井盖、污水井盖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确保城市窨井设施完好,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脚下安全”。至目前,全市完成隐患窨井设施整治1.45万座,在全省年中评价工作中被评为窨井盖专项整治“工作突出地市”。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整合排水、燃气、供水、供热、桥梁等现有数据资源,与城市大脑、智慧城管有机结合,提升城市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和城市韧性,已建成地下排水系统智慧平台,并与水气暖信息化系统实现共享。提高城市防汛排涝能力。大力推进城市积水点综合治理,落实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巡查、维护制度和安全操作技术规程。汛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和整治,清疏养护排水设施。开展地下空间专项整治,增强地下空间防汛应急能力。守牢城市燃气安全底线。持续巩固工商业燃气用户整治成果,确保动态清零。深入细致开展居民用户液化气领域安全排查整治,大力开展“百乡千村瓶装燃气安全行动”,确保燃气安全装置加装工作持续快速推进。城镇燃气排查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已开展执法检查1777次,发现整改隐患5554个,发现整改重大事故隐患4个,没收置换不合格钢瓶64542个。
5、创品牌绣彩线,塑造城市良好形象。城市管理工作直接服务市民群众,是关系城市发展的大问题,需要党建引领,品牌带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南阳市城市管理局注重城管品牌打造,注重提升城市管理在市民群众中的满意度。以打造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宛美城市绣花针”党建品牌为主要抓手,打造了多个市民满意的城管品牌。打造口袋公园“宛园”品牌。在现有建成的口袋公园基础上,坚持“微改造、精提升”,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服务功能,满足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打造“人民城市驿站”品牌。根据现有公厕的空间、硬件条件,进行改造升级,融入更多的便民服务,形成服务多样、公益便民且带有城市温度、富有南阳特色的人民城市驿站,截至目前,已建成“人民城市驿站”10座。打造“智管先锋”品牌。充分运用“数字化、网格化、智慧化”三个抓手,优化城市智慧化硬件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人民满意城管”品牌。建立城管执法进社区、进小区、服务面对面工作机制,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脏乱差、堵占消防通道、违规违法建设、水气暖服务质量不高、物业公司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开展贴身服务执法,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