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省委会:
贵委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改善我省城镇小流域生态环境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结合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更新,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全力以赴打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攻坚战,加快补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短板,为推动城镇小流域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一、工作成效
一是突出问题导向,管网短板逐步补齐。针对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问题,大力实施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清淤堵漏、雨污分流等新改扩建工程。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2.47万公里,其中今年一季度共新建污水管网420公里,改造污水管网320公里。针对管网带病运行问题,先后三轮部署开展污水管网问题排查整治行动。组织各地对市政污水管网开展精细化体检,2019年以来累计排查市政管网约1.3万公里,排查小区、公共建筑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等非市政管网约8300公里。
二是推进新建扩容,处理效能稳步提高。组织各地开展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评估,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补齐终端能力不足短板。截至目前,全省123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2022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51.7万吨/日,人均处理规模达280升/日。2022年全省724个建制镇中有615个完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设施覆盖率达85%,较上年度提高9个百分点。
三是治理黑臭水体,水体水质持续改善。全省各地通过开展水体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河湖排污口整治等措施,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各设区市城市建成区33个黑臭水体治理,全部通过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认可与销号,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县城及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稳步推进,202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共排查出46个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目前已完成整治措施的42个,剩余4个黑臭水体已启动整治。
四是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组织开展省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建设示范工作,按照“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的原则,推选出南昌、九江等7个省级示范城市开展示范建设,并在项目资金安排和技术指导上予以倾斜支持。通过近一年多的努力,7个省级示范城市2022年污水集中收集率达58.72%,较全省城市平均水平高出11.3个百分点,较2021年示范前提升22.4个百分点,为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运营管理经验和做法。
五是积极探索创新,厂网一体逐步推开。为破解污水设施建设运维筹资难题,指导各地探索厂网一体、按效付费等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目前,九江市、萍乡市、赣江新区、都昌县、会昌县、万安县、彭泽县、定南县等市县(区)已建立或部分区域建立厂网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还有部分市县正开展市场化建设运维的前期对接工作。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实施系统谋划。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5年)》《江西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明确了各地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统筹系统推动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二是强化调度督导。结合实际,组织召开了一厂一策、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治理、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专题会议,总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厅领导先后多次深入一线,对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市开展实地调研暗访,部署推进问题整改。
三是严格通报约谈。建立调度通报约谈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将全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有关指标纳入城市高质量发展等考核评价体系,并按季度通报工作进展。2022年,经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对进展滞后12个县区实施挂牌督办,对6个县城的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各项指标在全省均处于落后的个别县,向市委市政府发启动追责问责建议函。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全省各级财政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及提标改造、管网新建改造等投入大量资金。近三年来,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超10亿元投入到我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有力提升和改善全省水环境治理成效。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对各地“一厂一策”、管网排查、黑臭水体整治方案进行评审,提高方案科学性合理性。组织人员赴上饶市、萍乡市开展污水提质增效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专业知识能力。召开新版《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督促指导各地实施排水户分类管理,加快推进排水许可与接驳管理工作。
六是完善长效机制。印发《进一步加强城镇排水管网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切实完善排水管网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监管机制。指导各地建立管网排查检测、日常养护、监管巡查等长效机制。坚持抓好污水源头治理,在组织各地实施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新改扩建改造时,同步开展城区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等排水单位的管网改造。
三、下一步打算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严格落实行业监督指导责任,扎实推进新一轮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一是全面摸清家底,科学系统谋划。充分利用城市体检,集中力量摸清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底数,掌握管网总体情况和未覆盖的空白区、黑臭水体分布,以及混接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亟待更新修复数量。加快推进GIS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现状市政排水管网图并建立相应的排水管网数据库,实现信息化、账册化管理。及时根据管网建设改造情况实施系统的动态更新,确保信息管理系统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二是坚持统筹实施,推进织网成片。指导各地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开展老旧破损的污水管网和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循序推进管网错接混接漏接改造,因地制宜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开展改造。加速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填补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开展河湖沿线的雨水管网排口和合流制溢流口河湖水倒灌排查改造,强化河湖水倒灌治理与管控。积极实施沿河沿湖污水管网“上岸工程”,坚持把控制污染源和控制“清水”源相结合,既要从源头上控制进入水体的污染源,也要控制进入污水管网的河湖水、山洪水、地下水等“清水”源。
三是拓宽筹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积极参与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建立居民生活类污水阶梯收费制度,根据问题导向、污染者付费、市场化和兜底民生的原则调整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专款专用。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长治长效。积极推行“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将污水处理厂与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管理维护统一打包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推行“按效收费”模式。未推行“厂-网-河(湖)”一体化模式的,鼓励实行管网运行维护绩效考核、按效付费机制,可以选择主干管网末端关键点位污染物浓度作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7月12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