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态环境厅:
省政协转来李美君委员的《关于关于我省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厅职能,并与李美君委员沟通,现将我厅协办意见函告贵厅,请统一答复。
一、工作成效
(一)推进生活污水管网排查整治新建改造,解决收集效能偏低的问题。近年来,全省各地以管网排查问题为导向,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全面实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加快消除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管网空白区,提高污水收集能力。累计建成城镇生活污水管网2.43万公里,其中2021年增加近1500公里。2019年以来对市政污水管网开展精细化体检,累计排查市政管网约1.3万公里,整治雨污错接混接点9328个;累计排查小区、公共建筑或企事业单位内部等非市政管网约8300公里。2023年一季度,全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和BOD浓度平均值分别达151.75和77.77mg/L,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51.8%,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
(二)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提标,解决处理效能不高的问题。近年来,全省各地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新改扩建,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城镇污水处理厂,不断补齐处理能力不足的短板。目前,全省123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完成一级A提标改造。2022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551.7万吨/日,人均处理规模达280升/日,共削减化学需氧量(COD)23.07万吨、总氮2.6万吨、总磷0.38万吨,分别较2020年提高约34.1%、49.4%、58.3%,为解决水环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三)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城市建成区水体水质持续改善。近年来,全省各地通过开展水体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河湖排污口整治等措施,加快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各设区市城市建成区33个黑臭水体治理,全部通过住建部和生态环境部认可与销号,基本实现“长制久清”。县城及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稳步推进,2021年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全省共排查出46个县城及县级以上城市黑臭水体,目前已完成整治措施的有42个,剩余的4个黑臭水体已全部启动整治。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实施系统谋划。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印发《江西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江西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5年)》《江西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明确了各地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老旧小区改造等统筹系统推动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二是强化调度督导。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召开了一厂一策、提质增效、黑臭水体治理、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各类专题会议,总结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厅领导先后多次深入一线,对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市开展实地调研暗访,部署推进问题整改。
三是严格通报约谈。建立调度通报约谈机制,用好考核“指挥棒”,将全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有关指标纳入城市高质量发展等考核评价体系,并按季度通报工作进展。2022年,经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意,对进展滞后12个县区实施挂牌督办,对6个县城的政府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对各项指标在全省均处于落后的个别县,向市委市政府发启动追责问责建议函。
四是加大资金支持。全省各级财政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新建扩容及提标改造、管网新建改造等投入大量资金。近三年来,我厅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超10亿元投入到我省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作,有力提升和改善全省水环境治理成效。
五是加强技术指导。组织专家对各地“一厂一策”、黑臭水体整治方案进行评审,提高方案科学性合理性。组织人员赴上饶市、萍乡市开展污水提质增效业务培训,切实提升基层专业知识能力。召开新版《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督促指导各地实施排水户分类管理,加快推进排水许可与接驳管理工作。
三、下一步打算
我厅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严格落实行业监督指导责任,扎实推进新一轮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一)全面摸清家底,科学系统谋划。指导各地充分摸清城镇生活污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底数,掌握管网总体情况和未覆盖的空白区、黑臭水体分布,以及混接错接漏接、老旧破损管网亟待更新修复数量。加快推进GIS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现状市政排水管网图并建立相应的排水管网数据库,实现信息化、账册化管理。及时根据管网建设改造情况实施系统的动态更新,确保信息管理系统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二)坚持统筹实施,推进织网成片。指导各地补齐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开展老旧破损污水管网和雨污合流制管网诊断修复更新,循序推进管网错接混接漏接改造,因地制宜对现有雨污合流管网开展改造。加速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填补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开展河湖沿线的雨水管网排口和合流制溢流口河湖水倒灌排查改造,强化河湖水倒灌治理与管控。
(三)拓宽筹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以PPP等模式积极参与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建立居民生活类污水阶梯收费制度,根据问题导向、污染者付费、市场化和兜底民生的原则调整生活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加强污水处理费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专款专用。
(四)创新体制机制,实现长治长效。积极推行厂网建设运营市场化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同时推行“按效收费”模式,建立污水处理服务费与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污染物消减量、出水水质等挂钩的收费机制。强化排水许可制度实施,组织新版《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相关业务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排水接驳及许可制度。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3年6月12日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住房保障调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新媒体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住房保障调查网 zfbzd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32582 13391776757 010-56278284 13366461258 010-53386795
监督电话:18511526897,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qgzfyjsfzdyzx@163.com 客服QQ:321579164 通联QQ:3115014313